智能手机在国内高速增长的背后并非没有隐忧。千元智能手机一般都功能类似、应用雷同。同时,受消费者使用习惯限制,智能手机并未充分发挥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功能
在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消费国。中国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为22%,而美国的比例则为16%。
智能手机在国内能够快速普及,得益于智能手机单价的不断走低,相较于苹果、索尼、HTC等动辄两三千元、三四千元一台的手机终端相比,均价在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当然更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而千元智能手机也因此日渐成为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抢夺市场的法宝:华为、中兴、联想等国内手机厂商凭借千元智能机稳住阵脚成功翻身,而运营商则通过定制、补贴等多种方法通过推动低价智能手机发展来抢夺3G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低价位智能手机在销售份额上占绝对优势,其中1500元以下的手机占智能手机市场40.9%。
但高速增长的背后并非没有隐忧。千元智能手机一般都使用安卓系统,功能类似、应用雷同,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除了聊QQ、刷微博,大部分消费者尚未建立起更多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这也使智能手机无法充分发挥它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功能。因此,智能手机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先过应用关。
丰富应用推广的基础,是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条件。目前在我国,流量费用依然是限制广大消费者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原因,运营商一方面还需要继续降低资费,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在城市中加快按时长计费的WIFI热点布局,为用户提供优质网络。
研发优质移动互联网应用,则需要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消费者能够方便地支付,开发者有机会通过提供良好体验的应用程序分配到利润。苹果的移动应用商店成功地建立起了这一链条,但对于占我国智能手机三分之二的安卓系统手机来说,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应用程序收费模式,而友盟、多盟等国内新创立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也还相对弱势,这就使国内安卓平台上的开发者难于获得可操作的盈利模式。
不过,传统互联网巨头向智能手机终端的切入也让人们看到希望,不论是阿里巴巴的云OS,还是百度的易手机,360的特供手机,这些传统互联网企业都对自己的手机系统进行了优化,同时将自己的特色应用更深入地整合进硬件终端,还结合了云计算等新技术。互联网企业的切入,正是从应用出发,希望通过布局终端市场更好地推广自己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争夺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