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09 作者:苏容若(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来源:证券时报
|
|
|
日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对在座数百家券商代表说:“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话很是朴素简单,却内涵丰富,批评、期望兼而有之。笔者闻之欣然,并附一项提议:券商,请努力让聪明的投资者心甘情愿地为你的服务买单。 券业近年来发展不可谓不迅速稳健,不过,为长久计,让我们把欢欣鼓舞按下不表,且引用一家上市券商老总的追问:“面对实体经济巨大的投融资需求,券商是否具有主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意识、能力和动力?对客户金融资产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关怀?是否具备对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是否有效引导客户投资行为?” 面对此问,能理直气壮地说一声“是”的券商恐怕并不太多。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在券业发展已形成良好态势的当下,乱中赚钱、垄断赚钱、赚投资者的钱,曾经是甚至仍然是不够自律的业内机构的生财之道,我们无需讳言。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纵观投资者群体,他们想法各异、个性多元、目标不同,我们很难笼统地给他们分类或者贴标签,然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们比过去更聪明了。这种聪明,倒并不见来自智力的优越,而更多地源自投资者群体的演变,比如机构投资者比重的上升;来自市场自身的发育成熟,比如过往诸多经验教训的积累;来自监管层更加给力的制度设计,比如信息披露更详尽到位,中介机构更归位尽责。 就此变化,笔者近日采访券业大会时,听闻两枚花絮,饶有意味。其一,某行业会议上,一位合资券商资本市场部领导纵论新股发行,漫点海外市场,风度翩翩,数据翔实,我等折服,不料话音未落,某基金固定收益部老总便劈头盖脸来了句:你们承销的新股股价腰斩可把我给跌惨了。前者长虹之势顿时化为乌有。其二,在昨日研讨会间歇,两位业内人士谈及某券商驻港分支机构,认为其前些年主要依靠在国内大企业境外上市中分羹而食,如今此等资源枯竭,盛况自然难以为继。花絮一验明了功过是非自在人心,花絮二则敲响了警钟。 这种变局倒逼了券业的创新。试看,面对眼下的“两多两难”问题——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换个角度看,融资和投资双方的巨大需求,正是券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市场之所在。谁能真正担当起资本中介的历史使命,提出更聪明的行之有效的投融资解决方案,谁就更有可能在市场中跑马圈地,吸引聪明投资者的目光。 跳出券业的四方天空来看,金融市场的诱人蛋糕就在眼前,近年来,银行理财、信托、保险发展凶猛,占去了不少风光,券业在乘风壮大之余,吃到的份额并非尽如人意,不愿?不能?相信各位读者心中各有评判。 内心尊重投资者的人前途无量,请努力让聪明的投资者心甘情愿地为你的服务买单。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