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08 作者:孟群舒 来源:解放日报
|
|
|
昨天(5月7日),华夏基金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原先由他管理的2只基金,也分别交给另外两位基金经理管理。 之所以王亚伟的离职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他是基金行业业绩最好的基金经理。以华夏大盘混合基金为例,在王亚伟管理期间,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1198.91%,而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不过111.19%,仅为前者十分之一。王亚伟为基金持有人带来了丰厚回报,也自然受到了基民的“顶礼膜拜”。而这位“最牛基金经理”的离去,令人扼腕。 最近几年,基金行业的整体社会评价不断下降。关于基金亏损的报道,几乎是连篇累牍、持续不断。王亚伟的离职,难免让投资者感叹:公募基金又失去了一位明星。 每一位基金投资者都希望把钱交给王亚伟管理。但是,与其惋惜明星的离去,不如厘清几个误区,更务实地审视基金投资。 一个误区是认为基金投资是全方位理财服务。此前,基金宣传自己是
“专家理财”,让不少投资者误认为,请“专家”管钱肯定不会赔。实际上,偏股型基金的业绩与A股密不可分,股市的上涨和下跌,会让基金业绩也“水涨船高、水降船低”。衡量基金业绩好坏也并非看赚还是赔,而是看一只基金是否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在国外,如果业绩基准跌20%,某基金跌19%,其基金经理仍算合格。 另一个误区是认为,基金亏损都是基金经理的问题。实际上,基金投资是赚是陪,一个关键因素是何时入场,如果在股市6000点时入场,请全球任何一个投资大师来管理,恐怕也无法在股市跌到2000点时仍然不亏。从国内情况看,每一轮股市的高点,都是基民集中入场的时刻。统计显示,近九成基民都在2007年入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A股到达五六千点时入市的。这个决策恰恰是投资者自己做出的。当然也与银行等销售渠道未能尽到理财咨询的职责有关。 笔者无意为业绩不佳的基金开脱。只不过,当王亚伟这样的“带头大哥”离开,基金的管理水平会日益平均化,基民与其奢望买到华夏大盘基金这样“牛基”,不如将基金当成一种工具。这工具用得好不好,需要投资者的经验积累,也迫切需要专业基金销售行业的发展。随着更多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取得牌照,有望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决策,诸如选什么基金、何时入场等问题,让基民们更加明明白白。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