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从国际能源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看,现在全球石油供给已经超过需求。虽然在需求面将会出现一些支撑油价的其他因素,但国际油价在下半年很难延续上涨趋势。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4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全球石油供应约89.42mb/d(百万桶/天),其中非OPEC国家仅增产0.3mb/d,主要受加拿大和北海地区停电,以及苏丹与南苏丹地区争端的影响;OPEC石油产量则增产0.4mb/d至30.82mb/d,主要原因是利比亚石油产能恢复至1.17mb/d,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13%。全球原油剩余产能仍然主要集中于OPEC国家中,特别是沙特阿拉伯。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测算,2011到2012年全球剩余产能约为3mb/d,其中2.5mb/d在沙特境内。
从需求角度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总需求仅上升0.1mb/d至87.88mb/d,其中OECD国家对石油需求减少0.33mb/d。主要影响因素是2012年上半年除美国外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对能源需求较少。此外,2011年的暖冬使全球能源消耗减少,仍有大量库存结转至2012年。
据OPEC预测,2012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进一步下调至87.4mb/d。在供给层面,非OPEC国家供给略降至52.68mb/d。EIA则预测,OPEC在第二季度,甚至近两年内仍将保持增产状态。综合来看,2012年第二季度世界石油市场将维持供大于求的情形。
事实上,导致今年以来油价走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对中东局势继续恶化的担忧。据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GES)估算,2012年3月伊朗原油产量跌至3.3mb/d,为1993年来的最低值,但仍占全球产量的3.7%。市场担心一旦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朗遭到打击,将使世界原油供应出现大量短缺。虽然沙特的剩余产能在数量上完全能够抵消伊朗减产的影响,但EIA数据显示沙特自2011年第三季度大幅增产后,近期石油产量变化不大,是否会继续增产尚不确定,且重新释放剩余产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更糟糕的是,2011年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通过量日均1700万桶,约占海上石油运输量的35%和世界石油贸易量的20%。因此,美国和欧洲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封锁,将导致市场产生短期恐慌和调整,使油价大涨。
出于对中东局势的担忧,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储备增加,以应对中东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由于原油进口增加,美国商业原油储备3月延续最近三个月的增势,一季度共增加储备31mb,储备总量高于其五年的平均水平。
然而,上述推动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都是短期的。一方面为应对突发情况所做的储备已经临近高点,且随着伊朗问题逐渐明朗,储备将逐步释放至正常水平。另一方面,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明虽然伊朗原油生产仍在迅速下降,但利比亚等国强劲的产能恢复使得世界供给基本能够吸收从伊朗转移的购买者。一般而言,这一转换过程调整期大约在3个月左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2012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脉络。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初,美国和欧盟分别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制裁,市场开始对石油市场供给缺乏产生担忧。此后的2月到5月,世界石油市场对伊朗危机进行反应,从而进入储备与调整期,开始降低对伊朗石油的依赖程度。虽然2012年第一季度已经出现过度供给,且这一数字在第二季度将继续扩大,但这一调整仍然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导致目前石油价格偏高。
如果伊朗局势不会继续恶化,那么下半年国际油价变动的结果是,2012年7月即使美国和欧盟对伊制裁全面生效,市场的预期和应对措施在之前的几个月内已基本调整到位,因而不会出现价格显著上扬。同时,随着市场对伊朗问题的适应,供过于求的局面将开始逐渐被市场认识。因此,伊朗问题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将逐渐平复。
然而,需求面可能会有一些因素支撑国际油价。其一,日本的石油需求将持续上涨。因为自去年3月核泄漏事件后,日本于5月正式停止其境内核电站运转,至今仍然没有恢复。据CGES估计,2012年日本平均每天增加石油进口30万桶。考虑到夏季是用电高峰,日本的石油需求将在彼时迅速增加。其二,全球普遍性的宽松政策使大量资金流向石油市场,对油价有很强的拉升作用。其三,IMF在4月17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WEO)中,调高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表明世界经济复苏正在向好,对石油的基本需求也将在下半年增加。
综上所述,国际油价将在今年4-5月到达高点,此后伊朗危机的作用减弱,但日本发电缺口、全球流动性泛滥和经济乐观预期会对石油起到拉动作用,因此下半年油价不太可能继续上涨,而更可能趋于稳定。如果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石油价格甚至有可能出现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