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提升基金会公信力必由之路
2012-04-26   作者:傅达林  来源:京华时报
 
  基金会不能提前开捐赠收据、募款前后均要公示资金详细用途,民政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基金会在扶贫、教育、环境、医疗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自2004年国务院制定《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我国基金会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底已有2500个,总资产超600亿元。
  基金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相关法律规范滞后,也产生了诸如变相从商、监管缺失、善款去向不明等问题。特别是在市场化运作下,像红十字会这样的公募基金会,其资金获得的途径、数量、配置、用途及账目等缺乏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自身公信力危机。
  公信力源自社会行为的合规性和公开性,只有将基金会的运作和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将种种信息及时公布,才能防止自身发展的失序和公众不必要的猜忌。为此,这份被称为“最为严厉”的基金会行为规范,要求严格区分交换交易收入和捐赠收入,以确保在各个环节恪守公益属性;规定对捐赠人的查询应及时如实答复,定期公布详细的收支明细,通过扩大公开透明度体现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并为公众有效行使监督权提供基础。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立法为基金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社会监督机制的形成和效力发挥提供了规范指引,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有序、公信度好、运行效率高的健康发展环境。或许立法在效力位阶、可操作性及相关责任追究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更重要的问题无疑是执法。只有从执法环节真正激活公众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机制,通过严格监管最终促使基金会形成法治化的发展路径,才能杜绝利益衍生的各种问题,塑造基金会的公信力,促使基金会良性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公开成本的价格听证才有公信力 2012-02-02
· 重建市场公信力需要长久不懈努力 2011-12-01
· 确立公信力是股市改革的基础与核心 2011-11-18
· “短命高速”让政府公信力再受伤 2011-09-29
· 乱象不断 文物鉴定公信力何在 2011-09-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