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24 作者:中国证券报社评 来源:中国证券报
|
|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利率和汇率改革有条件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领域各项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中国证券报认为,当前,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逐渐成熟,应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机制改革。 从宏观层面看,由于价格改革可能推高通胀水平,在通胀较低时,各项改革措施更易出台。今年,通胀水平整体呈下行态势,为进行利率和汇率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总需求下行将对物价上涨形成制约;二是当前食品价格环比仍处于下降通道,未来食品价格有望回落;三是货币增速维持低位。尽管3月价格出现反弹,但不改全年通胀趋弱态势。 从市场层面看,市场化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有多样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有多个机构参与,总体来讲,就会产生合理的均衡价格。当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 、利率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金融产品与服务价格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渐深。去年以来,银行揽储、理财产品发行大战都反映出资金市场竞争交易活跃度提升。同时,银行客户在选择存款、购买理财产品及进行其他投资时懂得“货比三家”,对金融产品价格市场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此外,2003年启动的新一轮银行改革完成,强化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及风险控制能力;经多年实践与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成为金融产品定价重要基础;存款保险等配套机制临近出台。这些完善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的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价格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看,2011年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已回落至2.8%的水平,外汇市场供求趋于较平衡状况:人民币汇率更趋近均衡水平,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走势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已分化,当前汇率更多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人民币升值与贬值预期均较小 。当汇率接近均衡时,资本流动会是双向的,汇率波动也是双向的,推进汇率改革遇到的困难就会减小,当前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条件也更加成熟。 中国证券报认为,下一步,应继续完善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为主要内容的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 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此外,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增加可交易的金融工具,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以此与银行信贷展开竞争,促进银行利率市场化。发展货币债券市场,通过不断吸收新的市场参与者、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等,将其培育成中央银行能有效调控,又能对其他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利率产生有效影响的核心金融市场,不断完善Shibor利率使其发挥基准利率作用。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鼓励外汇产品创新、适度放松管制,加快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构建基准利率体系和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报价,这是形成市场化价格基准的两个基础条件。 日前,央行已扩大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波幅至百分之一,打开价格型工具调整空间。汇率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有望协同推进并相互影响:当资本大量涌入之时,由于汇率弹性较大,人民币汇率升值,消除汇差收益,资金大量涌入使国内资金充裕,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便会不断被降低,利差收益会被不断消除,资本进一步涌入动力就会减弱直至消除。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之后,央行在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的同时,有望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