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末,308家创业板公司2011年共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4.80亿元,同比增长15.86%,其中有89家创业板公司去年业绩同比下滑,占比接近30%。创业板公司今年一季度亏损面继续扩大,尤其当升科技成为创业板开市以来首家年报业绩亏损公司,对修订完善创业板各项制度尤其是IPO制度的符号意义非常突出。 对顶着“高成长型”、“创新型”帽子的创业板而言,这是个令人颇为尴尬的结果。这其中固然有外部客观经济环境以及创业板公司及其所属行业自身的独特规律的原因,譬如当升科技亏损的主因根据信披就是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和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治理不健全、股本小抗风险能力弱也可能是部分原因)等,但更主要的,笔者认为还是这些创业板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在IPO前就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性,其IPO前的高速业绩成长及靓丽的财务报表更像是一场相关利益方为了上市而上市的财务和法律“包装和拼图游戏”。 Wind资讯曾对可比的105家创业板公司上市前后的利润增长率作对比统计,结果显示有70家创业板公司IPO上市后利润增长率同比低于上市前的利润增长率,占总数近70%。个别IPO审计数据成了“真实的谎言”。譬如,个别IPO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对相关公司上市前提前透支业绩,甚至不惜通过赊账、虚构交易等手段刻意做高业绩并按需设计增长率视而不见。 不过,靠财务和法律包装得来的虚幻的高成长业绩,只能瞒得了一时,不能瞒一世。伴随着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正式出台,这种机构间的利益盛宴行将结束。上市不久的当升科技出现亏损以及十余家公司一季度的预亏表明,创业板公司退市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根据5月1日起施行的《创业板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或“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一年年末净资产为负”的情形,均会触及暂停上市的红线(笔者认为这是最大修订亮点),再加上既有的连续三年亏损、其他新修订配套措施等暂停上市情形,打击财务造假和包装上市,新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更具有震慑性和执行性。 不过,《创业板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只是强化了对相关利益方的“用手投票”的约束。毕竟,即使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特殊因素影响(大多数根据“合理专业注意”原则是可以预见的),上市前财务报表靓丽而上市后业绩及财务报表迅速“变脸”这种显著差异,对于专业的IPO保荐、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来说,考虑到对投资者造成的可能损失,也是不能接受的。否则,要IPO保荐和审计何用?监管部门设置IPO的保荐、审计环节何用?换言之,IPO审计及保荐要对拟上市创业板公司负责,更要对广大投资者负责。 当然,出现上述问题也不能全怪IPO服务中介机构,正如个别IPO审计机构从业人员所说,审计大环境使然,发行人出钱出力聘用他们,他们在审计时也很为难,足见,
IPO审计出现异化,也有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事实上,对拟上市创业板公司上市申请时的虚增业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既有审计监管制度不健全和创业板IPO条件高环境下的表征之一,它更多还是体现为一种“过度包装”,而更严重的还有赤裸裸的“财务造假”或“财务舞弊”。要改变这种创业板不正常的IPO审计生态,从根本上阻止创业板公司业绩的上述“报表式”下滑,除了完善有效的退市制度震慑、对IPO审计违法行为施以吊销许可等严刑峻法外,更要重塑IPO流程,通过相关制度设计,杜绝审计机构间的恶性竞争,保证审计机构的合理收入;同时切实降低创业板的IPO条件,通过降低创业板公司IPO的盈利条件和成长性要求,消除拟上市创业板公司过度包装和财务造假的内在动能,从而有效保护创业板公司投资者,并还创业板市场以一个真实的财务报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