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无法应对人口红利消失
2012-04-20   作者:余丰慧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余丰慧

  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将下降到66%,总抚养比上升至51.6%。“从静态数据来看,中国人口红利的窗口即将在2015年关闭。”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说。他建议,中国从现在开始研究退休年龄延长的问题,建议退休年龄延长5岁。
  据了解,2011年15至64岁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为74.4%,比2010年微降0.1个百分点。而根据专家测算,从2013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开始下降,这是中国人口红利开始结束的重要信号。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将下降到66%,总抚养比上升至51.6%。
  另一个事实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年年闹用工荒,这种市场力量作用已经使得我国劳动力价值直线上升,用工薪酬不断上涨。已经迫使一些外资企业将工厂搬离中国大陆,在东南亚寻求低薪劳动力市场。广东东莞就尤为突出。
  美国非营利机构公平劳工协会最近对富士康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列举富士康存在数十桩严重违反劳工权利的行为,以笔者看,这不仅是一个用工待遇薪酬和用工环境的表面问题,实际上预示着中国经济的一个大转型、大调整,预示着许多类似富士康一样的代工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笔者认为,中国劳动力红利终结是个好现象。本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低于世界各国,很多出口型企业以及许多其它类型企业都是依靠劳动力低廉赚取利润的,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劳动力的情况。同时,也是我国分配制度严重不合理的表现。劳动力红利消失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可否认,劳动力红利消失对我国经济特别是用工企业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延长退休年龄不是最佳应对之策。因为,我国13亿人口决定了劳动力总体过剩状况没有改变。目前的用工荒不是劳动力供给减少造成的,而是劳动力待遇过低、用工环境过差造成的。只要薪酬上去,劳动力供给就会增加。如果依靠延长退休年龄势必造成与就业适龄人员争夺就业的状况,剥夺适龄人员的工作机会,极有可能出现一支失业大军队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延长退休年龄应对所谓的劳动力红利消失不可取。
  应对劳动力红利消失的最佳措施是,加大经济转型,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启动内需,刺激消费,将国内消费潜力挖掘出来,用中国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代替劳动力红利消失失去的吸引力,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最佳选择。作为国内代工企业一定要尽快创造自己的自主品牌,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提高劳动力效率替补劳动力成本上升失去的竞争力。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待遇,提高工人薪资,调动劳动力积极性,把劳动力吸引到生产领域。
  当然,对于科技人才、专门专业人才等可以采取灵活的用工制度,如返聘使用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移动换帅 王建宙今日正式退休 2012-03-22
· 一个退休教师的医疗账本:保障没减少 看病更方便 2012-02-17
· 石家庄连发9起退休金假币事件 2011-11-09
· [关注]网民:弹性退休的前提是确保公平 2012-01-18
· 老民航人退休 国航东航齐换人 2011-11-0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