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摩擦的局中局
2012-04-18   作者:张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经济学教授)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继3月对中国产品出口进行集中火力猛攻之后,进入4月之后美国再度举起更为锋利的铡刀。4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复审裁定,继续对中国输美大蒜征收高达376.67%的反倾销税。美中贸易摩擦出现进一步升级态势。
  按照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的一致解释,美国这次之所以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大打出手而且连连出招,就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美国企业遭受冲击,失业率居高不下。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去年美国贸易逆差达5580亿美元,为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对华贸易总赤字超过2950亿美元,也为历史最高水平。美国制造业联盟声称,中国的不公平竞争夺走了美国汽车供应链上的40万个工作机会,钢铁业的180万个工作机会,并正威胁着造纸业的40万个工作机会。
  其实,因平衡贸易逆差对中国“动粗”,只是奥巴马政府的一个文质彬彬的托词而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始终在为复苏和提振经济左冲右突,但经济前行脚步依然缓慢而乏力。一方面,由于欧洲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自身难保、加拿大和拉美市场容量有限且增长有心无力,日本通缩和本币升值压力等待消化,这些主要经济体无力拉动美国出口而使奥巴马未来5年“出口倍增计划”可能落空;另一方面,受限于国内高企的劳动成本和环境成本,奥巴马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很难在国内为制造业的振兴撑大足够的利润空间,而低端制造业又是美国国内非技术工人失业的主要产业地带。于是,在自身产品国际竞争力短期内很难得到提升的情况下,美国将扩大出口的“筹码”压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之上,而在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就成为被驱逐和被排挤的主要目标。
  除了总统大选外,今年美国国会的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也面临着换届,因此以挥动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来争取选民支持成为从白宫到国会山政客们不二的选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一篇文章所说的,“常识告诉我们,每逢双年,美国‘羞辱’中国的事情就要发生。因为不是总统大选,就是国会中选。”文章认为,美国选民们已经过早地相信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政客们当然要“迅速向自己最大的债权国挑起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蔓延与升级必定是两败俱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被动接招的同时主动出招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应当承认,中国存在着让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口实”。长期以来,支撑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之上;同时,作为“重商主义”思想的体现,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推行和维持着出口退税政策,致使一些出口企业依靠财政补贴压低出口价格,甚至出现国内外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以上两种事实的叠加无疑给美国等竞争对手留下了“发难”的话柄。也正是如此,中国成了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为了削减未来美国等国对中国进一步制造贸易摩擦的压力,中国必须扭转以出口退税补贴和低价取胜的贸易方式,推动出口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以彻底摆脱美国等竞争对手的“双反”纠缠。
  需要明确,中国对“出口导向”模式的依赖,主要源于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低迷所形成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我国消费率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去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0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580美元的七分之一。因此,为了扭转由于内需动能未能有效激活或者先天不足的局面,我们唯有将中国经济从主要依赖出口矫正到主要依赖国内消费的增长模式上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弱化经济成长中的海外竞争风险。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了4000亿美元,其中2011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美双方的利益交织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迄今美国对华所有反倾销和反补贴案所涉案金额不超过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这就意味着,一旦“贸易战”开打,美国定难独善其身,中国对后续结果也不足以惧。为此,我们理应摒弃委曲求全和息事宁人的传统做法。观察发现,最近10年间每当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时,中国往往采取增购美国国债或者超大规模采购美国产品的保守方法以换取对方的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反而会使美国政客形成一种不合理的预期——如果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就有可能从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为此,中国政府必须挺直腰杆并在必要的时候以牙还牙。
  当然,平息中美贸易摩擦和战火的最好办法是双方的谈判和协商。在这方面,今天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还有不小的回旋空间和操作半径。作为一个初步示好的成果,在今年1月对730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之后,中国政府日前作出最新表态,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和部分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而对于中国政府开列的141个高科技产品购买清单,美方则表示将在46个产品和项目上慷慨满足中方要求。这或许是事态在向双赢方向转化的预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美国“公平贸易”幌子的背后 2012-04-18
· 人民币波幅扩大短期或不会影响大宗商品贸易 2012-04-16
· 警惕“公平贸易”的虚伪性 2012-04-16
· 加拿大公布2月份贸易余额 2012-04-12
· 贸易顺差继续收窄或利于汇率维稳 2012-04-1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