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应学习OPEC定价机制
——对中国构建价格指数和定价体系的思考之二
2012-04-13   作者:郭生祥  来源:经济参考网
 

 
  郭生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东战争导致世界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当时觉醒的中东国家与西方强大的资本力量进行博弈,最后形成了OPEC体系。尽管该体系维护了当时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利益,但自OPEC成立以来,价格的主导权还是收归中东国家所有,石油价格从当初的每桶2美元左右升至现在的100多美元。
  回顾OPEC成立之前,整个中东对于石油涨跌缺少类似的提示机制、预警机制,这对经济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容易导致单边控制价格,比如不是由产油国单方控制石油产量、供应、石油价格,就是资方、消费方单方控制石油股权、储存、运输、炼制、价格。市场信息与消费脱节,不仅会导致石油价格的波动,还存在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的问题。
  而OPEC价格体系诞生以来,多数时候是水涨船高的,而不是水与船分离的单边主义,多少减轻了因剧烈波动给经济带来的更大创伤,平衡产油国和消费国利益,既促进了供应方的资源保护性开发,也对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学习OPEC定价机制,对于今日的中国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当前,全世界制造业产能总体来说是过剩的,过剩一方面是制造业集中度过高所致,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同样集中度过高造成的。过剩导致制造业几乎没有什么谈判能力。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饱受其苦。仔细核算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很可能没有把必要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价格计算进去,导致中国经济虽然总体在发展,但是老百姓并没有从中获益太多。与此同时,制造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中国采购指数、中国输出商品指数,则能对于成本、供应、价格等产生预警作用,便于中国制造业因时而变、因市而变。比如,如果早有一个中国稀土输出指数,很可能我们不会像今天这么被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