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4-13 作者:李秉强 王呈斌(台州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
|
|
近几年,东部地区的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在“三荒两高”(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负)等多重压力下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由此形成的倒逼机制也促使东部地区必须尽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滑的深层原因,是既有的增长方式日益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引发了经济发展向何处去的思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和企业家逃跑频发可视为发展遭遇瓶颈的结果。比如,东部地区的浙江省,其经济增长自2000年以来出现了趋势性下滑,增长速度由2001年的全国第6位下降到2010年的倒数第7位。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经历了经济粗放发展阶段、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的增长阶段和经济发展方式初步转变阶段,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的同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趋势较为明显。虽然目前浙江省处于经济结构向纵深转变的阶段,但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为了实现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浙江省积极采取了“制造业服务业”双引擎战略。但直至目前,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困境。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解决东部地区目前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从东部地区的总体来看,其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最严峻的挑战来自于产品从低端向高级化的转型,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低端锁定。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面的要素制约致使制造业企业纷纷转行或者离开东部地区,进而导致东部许多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产业空心化和离制造业现象,炒房团、炒煤团、炒棉团,炒生姜、炒大蒜等游资的频繁出现,表明资本正在逐渐偏离制造业主体,而大面积的企业家逃债也显示出制造企业大都陷入了相当明显的发展困境。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东部地区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稳步提升。比如,有效需求受到抑制,供给水平偏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交叉管理和行业垄断比较严重,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较为明显。东部制造业起步早,规模大,但生产性服务业为何发展相对较慢?这固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不快有关,但也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低,市场秩序尚不够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密切关联。 东部地区的未来发展,需要将制造业发展成为“世界磁场”,将服务业提升为“世界办公室”,并且实现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未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陷入相对困境的重要原因是两大引擎的动力相对不足,即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缺乏稳健发展的基础,难以对经济发展的转型提档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因此应该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来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创新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创新转型才能提升竞争力,同时要通过做大做强来提升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的能力,并且政府也应该加大共性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制造业企业应该通过积极挖掘自身的技术人才、共同研发新技术、构建技术联盟等方式来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通过市场为主调控为辅的方式来推进产业重组,引导加快制造业的市场整合力度。整合分散在企业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加快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培育适合本地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以推进共性的创新平台的建设。 其次,要升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该通过培育增长点、产业升级和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等方面来加以推进。东部地区要通过金融、运输等优势服务业,积极挖掘生产性服务业的新的增长点。在主要的五大类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批发和零售业可视为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且部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属于传统范畴,都应该通过升级发展业态来提升其竞争力。突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鼓励金融保险业、技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引导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 最后,要推进产业融合。东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融合发展,能够弥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的不足。东部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出台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通过示范效应加快制造企业二、三产的分离,同时促使制造企业将主要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各级政府首先要对不同制造行业所需要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测度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块状经济区发展并引进与制造业关联的服务企业,培育适合于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积极引导制造企业主动与本地、外地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力度。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