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
2012-04-12   作者:周晖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2010年11月,多国签署了旨在强化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金融监管已将着力点放在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上。顺应国际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需要构建一个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和投资基金等行业的综合性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研究发现,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开放式基金等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顺经济周期性,资产价格水平以及信贷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经济上升期快速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则明显下降。顺经济周期性使得金融体系对经济波动产生放大效应,不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根源主要在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监管失灵。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性,而金融体系顺经济周期性以及金融风险的系统关联性表明,在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
  完善监管工具和宏观审慎指标体系。在监管工具方面,我国应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和我国实际情况对现有监管工具进行扩展,构建涵盖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与基金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体系。在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率三大监管工具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补充贷款价值比率、债务收入比率等指标。证券行业着重运用净资本、风险资本准备两大工具,以风险控制指标为基础实施逆周期监管。保险行业以偿付能力指标为核心,基金行业以最低投资比例、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指标为核心,实施逆周期监管。宏观审慎指标体系的作用在于全面反映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因为任何单一指标都可能存在缺陷,使得监管存在漏洞,因此应参考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并实施逆周期监管。产出缺口指标能较好反映真实经济周期,同时,还应补充信贷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资产价格指数、投资增长速度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在完善逆周期监管工具、宏观审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预警机制的建立,深入研究监管工具与宏观审慎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确立缓解金融体系顺经济周期性的缓释系数,为动态调整监管工具提供科学依据。监管部门根据经济周期动态调整监管指标,在上升周期中采取从严的监管标准,防止金融体系风险扩大;在衰退周期中采取宽松的监管标准,增强盈利能力,刺激经济复苏。
  加强金融体系压力测试。将压力测试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可以为实施逆周期金融监管提供前瞻性的决策依据。应明确金融体系压力测试的职能机构,进一步完善压力测试技术与测试系统,使测试的风险类型范围涵盖金融机构所有业务与风险类型,全面评估金融体系在设定场景下的可能损失,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压力测试的透明度,向公众披露压力测试的过程和结果,以稳定市场预期。
  合理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盯住通货膨胀率,综合运用价格与数量型工具调控货币供给总量和信贷总规模,以稳定经济增长。实施逆周期监管需要更多参考经济增长、信贷增长以及资产价格等指标,目标是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实践中,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依据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而且货币当局与监管实施者可能在理想的经济增速、能够容忍的通货膨胀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为了解决两者的矛盾,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宏观审慎监管应以规则为导向,加强与央行的沟通与协调,制订科学的实施标准,发挥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自动稳定功能。同时将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作为货币政策参考,实现金融体系稳健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统一。
  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体系的外部性效应已经超越国界,在没有全球统一金融监管制度体系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带来的金融体系动荡极易蔓延。因此,我国应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协调,积极参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共同防范金融危机。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旭峰看美国]加强金融监管 警惕次贷危机卷土重来 2012-02-14
· 金融监管新路线图浮出水面 2012-01-09
· 金融监管部门异口同声防风险 2012-01-09
· 台湾金融监管机构同意中行交行筹设台北分行 2011-12-23
· 美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体系抵御危机能力增强 2011-12-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