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发展绸缪“未富先老”
2012-04-09   作者:国际金融报社论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号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这是1950年以来世界卫生日第一次关注“老龄化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着,作为近些年的发展趋势之一,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话题。不仅要从健康方面对老龄化的到来作出安排,更要从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角度给出预案。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专家预计,中国将在2026年至2027年进入“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截至2011年末,中国大陆有1.23亿65岁及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三成,劳动力人口与老年人口比将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中国老龄人口全球第一已非虚言。并且,中国过渡到“老龄社会”只需用25年左右,而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00多年。
  可现实是,中国还是个未富起来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迫在眉睫的“老龄社会”做出相应的准备。舆论界纷纷用“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来形容。“先老”,则可能推迟甚至阻碍预期中的共同富裕目标;对此准备不够充分,更是让共富的目标变得飘渺。而现实却是,我们对“未富先老”这一判断尚缺乏共识,相应的防范和绸缪还很滞后,决策也常常游移不定,防范老龄社会的政策措施常常让位于其他看起来更现实更紧迫的目标。
  现实留给我们思考和游移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我们除了要尽快调整认识、形成共识外,更要尽快确定调整目标和方式。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未富先老”即将成为现实,更要认识到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其中,最直观的问题即是养老问题——2亿左右的老年人,需要的是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撑,需要的是大量的医疗和健康资源做后备。老龄问题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结构、文化娱乐以及生活方式等。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跳出就养老问题谈养老问题的思维模式,采取宏观的和历史的视角来观照“老龄社会”问题,比如站在经济和社会的纬度,思考未来的发展问题。养老问题,必须靠也只能靠可持续发展来解决。没有稳步的可持续发展,老龄社会的养老问题带给国人的将是难以想象的灾难。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认为,落脚点应该放在老龄社会后的人口动力如何得以持续上,放在适龄人口缺乏的替代方案上,放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上。
  更详细阐述,人口动力得以持续的保证,是适龄工作人口的数量能得到适度的稳定。要确保十多年后适龄工作人口不大幅度降低,调整现有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已迫在眉睫,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使用政策也应提上议事日程。适龄人口的替代方案,更需要现在即未雨绸缪,通过发展科技替代,是个不错的方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更要权衡资源与环境,站在全球化的视野,突破现有地理边界的思考,也应给予鼓励和引导。
  一句话,“老龄化”问题,应该被纳入国家的下个十年整体发展规划范畴,要跳出单纯的养老问题,从发展角度思考问题,以发展来解决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我国老人超欧洲老人总和 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2012-04-08
· 警惕中国“未富先老” 2012-03-16
· “未富先老”呼唤社会化养老体系 2011-12-30
· 应对未富先老 先补农村短板 2011-10-13
· [博客]未富先老的中国将不堪重负 2011-09-1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