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市场对美联储是否推出所谓QE3的量化宽松政策,似乎始终寄予希望。但美联储的表态一直打消着市场的预期,最初多数人认为QE3必推无疑,后来猜测推出的机会降至40%以下,直到上个星期二(4月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并没有准备购买更多债券以刺激经济,使得推出QE3的机会仅剩25%的希望。
其实,除非美国经济再次大幅下滑,QE3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小 。美国早已对货币宽松产生了抗药性,例如推出QE2对美国经济就已经没有实际帮助,反倒“祸水东流”,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先前美联储时不时暗示要采取货币宽松,实际是采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美联储手上挥舞着鞭子,即使不真抽下去,也会逼马儿向前跑,迫使金融业保持流动性。
伯南克的暗示并无新意,然而同时公布的美联储最近的议息会议纪要,终于使大家对推出QE3基本“绝望”,于是股票、大宗商品等应声下跌。因为这次会议显示,美联储对实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兴趣不大,仅仅在“经济失去动力”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支持QE3的货币宽松政策。所谓“经济动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就业前景。据美国劳工部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失业率为8.2%,比之前的8.3%又有所下降,虽然新增工作还远不如预期,但数据显示,失业率正逐渐下降,表明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曙光显现,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美国经济好转的速度不可能像预期那么快。
这些年来,美国的经济问题陷入了以房地产为中心,以高负债和失业率为特点的怪圈中。美国的财政赤字、欠债消费早已达到天文数,但要减少财赤,即意味着政府减少开支、减少大型基础项目、减少个人消费,那样失业率就会进一步上升。失业率又是房地产的最大杀手,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话,负资产家庭将越来越多,被拍卖的房屋也跟着越积越多,金融机构就将继续沦陷,各行各业也随之受损,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
从这些年美国经济模式来看,无论是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还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市场,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只能依靠政府用税收作为工具,来调节财富的分配机制,缩小贫富悬殊,释放经济潜能。但这些措施能否使美国真正从危机中解脱出来,仍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