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佐:欧元体制系统性风险将会导致欧债危机长期化
2012-03-30   作者:庄斐 王祝华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张其佐

  

  张其佐,男,中国四川渠县人,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成都大学副校长。曾担任国家能源办和外交部等部门课题组负责人。兼任外交学院等高等院校特聘教授、新华社特约经济观察员及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与布莱尔、希拉克、拉法兰、施罗德、普罗迪、基辛格、索罗斯等外国政要和学者就中国与世界经济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对话。2011-2012年连续2年担任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要演讲嘉宾,是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第三次核心小组会议中方正式成员,是关注国际国内热点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日前接受新华社博鳌高端访谈时对记者说,当前欧债危机正从外围向核心国家蔓延,金融风险从主权国家向商业银行蔓延,欧元区经济已从低速增长行至衰退边缘并可能向陷入再次衰退蔓延,欧债危机极有可能从阶段性向长期化趋势蔓延。以下是记者的采访实录:

  欧盟及国际社会所采取救助措施:治标不治本

  记者:您如何评价今年以来欧盟解决债务危机的作法?
  张其佐: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区国家分别采取了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欧洲稳定机制(ESM)、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扶持、甚至并于今年2月29日欧洲央行重启被认为类似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欧洲版”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等应急政策措施。特别是今年3月12日欧盟最终批准了对希腊130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方案,达成了相当于"赖帐"方式的债务减记方案也部分缓解了市场对于今年3月20日希腊可能出现无序违约的担忧。从去年年底至今,欧洲央行启动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总额已超过1万亿欧元即相当于欧元区GDP十分之一的低息流动性。分析人士表示,在市场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除希腊和葡萄牙外,其它国家国债收益率都应声倒下,尤其是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至5%以下,债市警报暂解除。经过两轮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增长至3.02万亿欧元,欧央行其资本和储备只有829.9亿欧元,杠杆高达36.4倍,意味着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将面临恶化的可能性。这表明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尽管缓解了流动性危机,但难以真正解决欧洲重债和银行业的偿付能力。加之发行欧洲债券在去年欧盟峰会上被搁置,欧洲央行难以成为欧债危机的最后贷款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贷款资金规模太小。所以,尽管欧盟和国际社会采取了各种应急政策措施,似乎使目前欧债危机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这些措施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之策。

  欧债危机可能将导致欧元区再次陷入衰退

  记者: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复苏有什么影响?
  张其佐:欧盟统计局预计欧元区GDP今年全年可能衰退0.3%,欧洲央行预计将衰退0.4%--1%之间,IMF则预计将衰退0.5%,据欧盟统计局3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欧元区GDP增长1.4%,但明显低于2010年的1.8%(IMF公布数)。更为严峻的是去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3%,为2009年第2季度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有9个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出现下降,荷兰、意大利、葡萄牙、希腊、比利时等5国经济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2012年2月15日欧盟统计局公布数),被确认已陷入衰退。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欧元区复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由2月份的49.3%下滑至48.7%,意味着欧元区出现连续2个季度经济增长下降,欧元区已经符合技术性经济衰退的定义。欧元区经济已行至衰退边缘,假如今年一季度继续下降,则整个欧元区将正式陷入再次衰退,由此,仍然可能是拖累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和最大风险。

  欧债危机长期化根源是欧元体制系统性风险

  记者:导致欧债危机长期化的根源有哪些?
  张其佐:导致欧债危机长期化的因素固然很多,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引发欧债危机的外部原因也是导火索,金融危机使欧洲经济大幅下降导致税收下降,从2008-2010年,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占GDP之比上升达20个点,所以金融危机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但其根源在于欧元区体制上存在系统性因素风险。因此,解决好欧元区体制上存在的系统性因素风险,才是应对欧债危机的“治本之策”。这些体制上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福利体制。欧元区国家都属于全世界最高的福利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40%以上,而福利占GDP大约在30%。国际上公认衡量一国债务风险的2个主要指标即债务率和赤字率不能超过占GDP比重60%和3%的警戒线,而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均大大超标。因此,欧元区国家用借新债还旧债是难以维持这种高福体制。
  二、没有形成单一的欧洲债券。比如发行债务不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或单一的欧洲债券,虽然债市均以欧元计价,但都是各国各发各的债券,欧元区各国新发债券60%属于国外投资者持有。而各国信用等级太悬殊,虽然德国最强是3A级但一般只作储备而很少在市场交易。去年11月德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出现负利率,投资者为避险宁愿购买德国国债付费倒贴,意味着欧元金融系统风险空前加大。而希腊、意大利等国由于国债等级太低,国债收益率去年一度飙升7%以上,将面临着债务违约风险。同时,巴黎、罗马等金融市场不象纽约、伦敦、香港金融债券和股票市场具有规模大、流动性高、安全性好的信用信心特征。
  三、财政不统一。分散的各国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不能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矛盾十分尖锐。财政货币政策其效果在经济周期阶段上差异比较大,衰退时一般采取财政政策效果比较明显,此时欧元区财政政策各国的态度是各行其是。事实上货币政策在单打独斗,欧洲央行不仅难以成为象美联储那样扮演欧债危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且欧洲央行又主要奉行按照德国央行“通胀目标”来行事的,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始终采取“保增长高于控通胀的政策”,从而使美国至今保持连续10多个季度经济增长。反观欧洲,化解债务危机的效果甚微,与欧洲央行坚守“保增长高于控通胀的政策”有关。由于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只能依靠财政政策主动权调节经济,这样必然产生财政赤字。长期以来为降低货币政策带来的经济波动并促进增长和就业,欧元区各国均有扩张财政支出的欲望和冲动,这是欧元区政府赤字和公共债务大大超越警戒线的主要原因。
  四、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差异太大。“最优”货币区理论设计也存在先天性重大缺陷。道理很简单,最优货币区和固定汇率制度需要整个欧洲各国经济平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通胀率、就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但事实上欧元区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之间在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除德国经济比较健康(仅德国GDP占欧元区GDP总规模的1/3),而其它各国与德法两国在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经济指标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差异太大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五、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欧元区是一个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
  综上所述,欧元要稳定和存在必须要在现有的货币联盟基础上解决好削减高福利,发行统一欧元债券,建立统一财政联盟,实现经济结构平衡,建立统一的主权联盟国家等欧元体制所存在的系统风险。如果这些系统性风险不一一解决甚至欠拖不决,欧债危机将会持续发酵趋于长期化,经济衰退也就不可避免。虽然在短时间内要解决上述系统性风险几乎不可能做到,但今年1月30日欧盟25国领导人签署的强化"财政契约"草案,表明了法德等核心国家推动欧元区经济整合的决心不太可能动摇,欧元区逐步向财政统一联盟方向推进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欧元区在解决财政一体化取得成功,就意味着为解决导致欧债危机长期化的欧元体制系统性风险打下了坚实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成大副校长张其佐:经济不平衡须通过科学发展解决 2011-04-15
· 对话张其佐:启动民间投资需“真枪实弹” 2009-11-06
·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闭幕 2012-04-04
· 李克强会见博鳌论坛有关代表 2012-04-02
· 博鳌亚洲论坛:寻求共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012-04-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