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仅仅道歉还不够
2012-03-16   作者:佘宗明(大学生)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若分店的生产程序竟如曝光这般不堪,麦当劳的信誉何来?麦当劳想要自证清白应拿出实据。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麦当劳出售过期食品、“回收”已污染食品的乱象,遭到点名曝光,引起极大关注。随后,麦当劳在官方微博上声明,将就这一个别事件立即进行调查,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示歉意。
  算起来,麦当劳爆出“质量门”,已是故症复发。早些年,它就坠入过“过期酱汁在卖”“更改食品保质期”等丑闻泥沼中。而今,央视的曝光让它再添污点。
  麦当劳之所以享有较高的声誉,正是来自于其自诩的严格的生产标准。如果,实际分店的生产程序竟然如央视曝光这般混乱、不堪,那么,麦当劳的信誉何来?这难道不是对消费者的欺骗?
  当出售过期食品、旧食品“返包”,成了麦当劳挥之难去的品行败笔,谁又能拿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一笔带过,自我安慰?当丑闻复制,痛切与谴责之外,“零容忍”的究责不可或缺。
  每逢危机,仅道歉并不足以证清白,消费者期望的不是道歉,而是某一天真正不再为食品安全忧心。麦当劳想要自证清白,至少得拿出实据。无懈可击的证据链,比口头的逻辑推演往往更靠谱。
  自削安全门槛,矮化企业人格,麦当劳不是孤例。家乐福篡改保质期,灭火器生产偷工减料等等,都被推上了舆论烤架。行业性的溃败,对市场道德架构的冲击是致命的。
  当然,让犯科者归正,也不是强调“严惩”那么简单:至少,强化监管、企业自律,不该是纸面空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高朋再陷优惠券造假漩涡 麦当劳称未曾与其合作 2011-11-15
· 麦当劳7月全球同店销售额增7% 2010-08-10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