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萨赫勒地区粮食安全亮红灯
2012-03-16   作者:黄炎光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近来,联合国刚刚宣布非洲之角粮食危机解除,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地区却又因大范围干旱而亮起粮食安全的红灯。为有效保障粮食供给,非盟峰会决定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力争早日缓解乃至根治长期困扰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萨赫勒地区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到苏丹草原之间的地带,从非洲西部大西洋延伸到非洲之角,横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得、苏丹和厄立特里亚等9个国家。这些国家虽已摆脱殖民统治,但仍延续着殖民时期的单一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农业虽然是国家经济命脉,6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但国家对农业投入较少,农业基础设施缺乏,生产手段落后,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偏低。目前,萨赫勒地区的农业产量普遍较低,单位面积产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除了玉米勉强能够自给以外,85%以上的大米和45%的面粉长期依赖进口。
  此外,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土地大面积沙化。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或开发生态技术能源,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当地人口却在激增,人口与可耕地的比重日益失衡。再加上政局不稳、大范围传染病频发等因素,使得本来就靠天吃饭的萨赫勒地区变得愈加被动。
  对于上述粮食安全面对的风险因素,非洲各国已有清醒认识。在不久前非盟峰会制定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已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另外,非盟峰会推出的实施非洲大陆内部贸易时间表、西共体峰会的区内一体化实施计划等,都对推进非洲地区的自主发展和联合自强,加速非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并将为缓解乃至根治长期困扰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非洲的战略伙伴,每当非洲遭遇粮食困难时,总是慷慨解囊,无私援助,因而赢得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在为非洲人民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中国更加注重帮助非洲国家提升抗击和化解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已先后向非洲26个国家派出了37批农业技术组,为非洲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生产;在1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农业示范中心,还准备再增加10个农业示范中心。在多边合作方面,中国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已向8个非洲国家派出了7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中国还积极鼓励和推动本国企业到非洲开展农业投资,兴建农业基础设施,转化农业技术,并成立中非发展基金,给予资金支持。此外,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减灾战略秘书处共建的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已能满足非洲国家和相关机构了解旱灾情况的遥感制图及其他旱情监测评估需求。这些都对非洲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粮食安全的能力很有帮助。
  相信在萨赫勒地区国家乃至整个非洲地区国家的不懈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萨赫勒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终将得到有效解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对《粮食法》的五点疑问 2012-03-13
· 两会观察:农村“空心化”埋粮食安全隐忧 2012-03-09
· 东北粮食连丰8年 比较效益隐忧初现 2012-01-0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