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中,作为国际知名大品牌、世界500强企业的麦当劳、家乐福又被曝出丑闻,而且都是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领域。 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些在国外都以操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审查极严格而享有盛名的企业,为什么到了中国就诚信丧失,美名不再了呢? 家乐福是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也是中国消费者身边的大型超市。但央视3·15晚会的曝光确实令人惊愕不已,在郑州市花园路国贸360广场的家乐福店,竟公然把一模一样的白条鸡分成两类,“白条鸡”只卖6.98元,而贴上另一标签的“柴鸡”却能卖到11.98元。同命不同价,售货员却还振振有辞:“柴鸡就是白条鸡,白条鸡就是柴鸡。”不仅是“白条鸡”被随意分类,本应过期的生鲜鸡胗儿也被打上新标签接着卖。 被晚会曝光的还有大型连锁快餐集团麦当劳,同样在干着置其“标准”于不顾的勾当,已经超出销售时间的盐焗鸡翅、甜品派照样端上顾客的餐桌,掉在地上的牛肉饼,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又被放进了袋子中备用——而这些,是绝对不符合这个外表光鲜的餐饮集团的所谓规定的。但是,“规定是人定的。标准是扔!但是不可能扔,没有一家店是扔的,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员工们赤裸裸的语言道出了令人惊诧的现实。 其实,近些年,洋品牌失信于中国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论是西门子的“冰箱门”,还是味千拉面的“骨汤门”、肯德基的“冲服豆浆”、麦当劳的“毒油事件”、沃尔玛的价格欺诈、家乐福销售的“三无产品”……我们知道的众多国际知名大品牌,大多在中国市场都出现过问题,他们的行为显然已冲破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2010年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为8.1分,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的13.9分和国企的28.9分。这样的表现,与这些企业在发达国家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大相径庭。 从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售后服务到危机处理,跨国公司近年在中外采用两套标准的现象大量存在—— 雀巢公司早在两年前就被揭露在中国使用转基因原料,而在欧美市场用非转基因原料;为补偿一项设计缺陷,东芝公司向其笔记本电脑的美国用户赔付数亿美元,而对中国用户却不提供任何赔偿…… 应该说,部分在华的洋品牌之所以敢公然作恶,欺诈中国消费者,践踏中国法律,逃避社会责任,与中国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消费环境的系统性缺陷有很大关系。 中国当前许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建立健全,许多行业标准过低和过粗,成为产生跨国公司执行两套标准的土壤。比如,2010年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美国召回的车型明显多于中国车型。原因就是中国的汽车“三包”法规长期缺位,而这只是中国汽车行业法规缺失的冰山一角。 洋品牌在我国无论是在用地,还是在税收等其他政策上,都享受了“超国民待遇”,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按理说,对于这种礼遇,他们应该回报更好的产品、更优的服务才是。然而,正是这种优越感导致了他们对中国消费者权益的淡漠,并因此埋下了引发诚信危机的种子。在洋品牌看来,违法成本低,“整顿时间短,处罚金额少”几乎成了一种“中国特色”。 据悉,重庆工商局曾对沃尔玛开出了一张269万元的罚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已是天价的惩罚了。但是,269万元,只相当于这个行业巨头3天的营业收入,15天的关门整顿之后,他们又可以照常营业了。而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欧美市场,对一个多次违规屡教不改的企业来说,早已落得关门的下场。 由于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许多洋品牌在中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作为知名跨国企业,洋品牌理应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严格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诚信经营。任何企业如果进行虚假宣传、或者不负责任的推诿只能失信于广大消费者,失去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里,我们要说,洋品牌,请尊重中国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