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券商研报频频成为舆论讨论话题,本报曾经对分析师独董现象做过报道,分析师独立性问题不容小觑。其实,不光是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职务,研究部门同市场的利益纠葛,也使得研报缺乏客观公正性。另外,分析师的地位、待遇过多地与排名挂钩,而这种排名又往往被多种因素左右。
比如近日,中信证券自营部的五连发“追魂”邮件惹得众多分析师们不满。据悉,在邮件中要求卖方分析师在第一时间发送研究成果,居高临下的态度让人感慨研报市场买方的强势地位。据知情者透露,中信证券自营部之所以如此牛气十足,与其手中握有新财富分析师评比的选票有关。
分析师如果无法公正独立,研报质量则值得堪忧。首先是分析师为追求排名,过多的投身于交际应酬,没有将精力放在上市公司的调查中,而上市公司也多是应付研究部门的实地调研,分析师无法获悉企业的真实状况。其次是研报语言的模糊化,前段时间有基金经理在网上贴出了投研术语的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到“股价回归理性意思是跌得只剩下一条裤衩”、“估值优势凸显就是连裤衩也跌没了”,让人看了忍俊不止,娱乐之余却也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可。
不难看出,上述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研报语言的模棱两可,不仅是对研究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更是不愿得罪相关群体,只能使用较为模糊的语言,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分析师的利益过多的跟买方和研究对象牵连,独立性愈发丧失,分析师也就不再醉心研究,转而拉关系混人脉,研报质量自然越来越差。
监管部门在前些时间曾发布《发布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征求意见稿)》,特别要求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相关人员的薪酬标准不得与外部媒体评价单一指标直接挂钩,而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也将被禁止。这样的举措应当赞成,但笔者认为仅此还不够。禁止分析师薪酬与外部媒体排名挂钩,虽然让分析师免于陷入“交际花”的误区,但分析师的评价就会形成缺位。
其实,分析师排名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一个规则清楚的考核体系是有助于增加分析师独立性的。与其采用投票这样的主观评价,不如跟机构买家业绩挂钩,制定出严格的评分体系,对于在研报中及时揭露研究对象问题的分析师给予额外的加分。从某种角度来看,分析师和记者这两个职业是有相似点的,我们应当鼓励分析师多实地调研上市公司,以专业的眼光将研究对象的优与劣呈现给投资者,呈现事实,指出风险,而不是用模糊的语言应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