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保覆盖面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放开社会资本办医,不仅能分流高端医疗、专科医疗和康复护理等特色医疗需求,缓解公立医院就医压力,还可以推动公立医院走向市场竞争,为公立医院改革内增活力。从这两个角度而言,社会资本办医首先可助力解决医改增量问题,其次可辅助解决医改存量问题。 但当前社会资本办医仍面对许多“玻璃天花板”:医院的设立要“闯关”区域卫生规划,申报医保定点面对各种困难,在纳税和获取财政补贴方面处于劣势,等级评审标准不相适应,塑造品牌形象需要长期投入等。由此造成的问题是,社会资本办医不能与公立医院被一视同仁,使民营资本的进入热情远低于政策期待。究其原因,隐藏在矛盾背后的依然是社会资本办医的尺度问题。 而放宽准入尺度仅是扶持社会办医的基础条件。我们看到,2011年以来海南、天津、福建、河南等省市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对大多数资金而言,想要从社会资本办医中寻得投资机会并非易事,因为医疗服务具有高端公共产品属性,既要突破高进入壁垒,又要面对长周期、慢成长的行业现实,同时还要面临本土化医疗机构和国际医疗机构的激烈竞争。 所以,主管部门不仅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还应优化全国增量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公立医院重复建设,扩大社会办医的服务供给领域和市场化竞争保障措施,使之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在此基础上,多种社会资本办医模式可以进一步实践:如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联合、托管等方式加入公立医院的改制和重组;推动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共同新建民营医院;推动制药企业参与创建专科医院,鼓励大型民营医疗机构创建基层连锁医院等。由此形成的多元化办医格局,与“十二五”医改所倡导的新型医疗结构体系相符合。 除土地、价格、税收、医保等政策保障措施外,探索依靠医师多点执业解决社会资本办医的人才难题;推动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建立对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的采购和补偿机制;使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医疗、护理等服务项目的互补,也是扶持社会资本办医的有利举措。此外,民营医院业界期待监管部门加强对社会资本办医环境的管理,树立行业的竞争软实力。 总之,通过推动社会资本办医加速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对缓解医疗资源压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激发公立医院的改革活力、建立多元化医疗体系有积极作用。而已有的民营医疗上市公司,也可以在日益宽松的社会办医环境中加速扩张和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高端或专科医疗的拓展,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