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伊始,银行各项经营数据渐次出台,高额的经营利润再次吸引了各方的关注,并引发了范围不小的争论。特别是在实体经济部门利润水平下降且前景堪忧的背景下,银行超高利润水平,自然招致诸多关于行业垄断、利差保护以及乱收费等等的批评和指责。应该承认,这些批评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中国银行业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情况下,存贷款利率的管制的确为银行提供了相当大的保护。但需要追问的是,利差管制一直就存在,而且在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保护的力度事实上是在下降。那又怎样去解释股改之前还问题多多、盈利水平低下的中国银行业,却可以在短短几年中,在利差保护事实上放松了的环境中摇身一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银行业的过去现在进行更加全面的考察。
纵向比较,自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中国银行业一直都维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底,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7.47万亿元,到2011年底增长到113.28万亿元,6年时间翻了3倍多,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其中,2009年更是达到了26.3%;同时,净利润也从2005年的185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412亿元,增长4.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96%,其中2006年、2007年、2008年以及2010年的增速都在30%以上。
从资本利润率指标来看,从2005年到2010年间,银行的资本利率维持在15%-17.5%之间,2011年则快速上升到20.4%,这既可能反映银行业绩2011年继续增长,也可能说明银行业整体资本充足率较上一年有所下降。资产收益率在2005-2010年间,基本维持在0.9%-1.0%的水平,2011年上升为1.3%,这说明银行业的资产收益水平在2011年大幅提升。
在收入结构方面,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逐渐提高,从2005年的17.5%提高到了2011年的19.3%。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结算、清算业务占比约为24%,投资银行收入占比23%,理财及私人银行收入占比约18%,银行卡业务则在15%左右。
是什么原因导致银行业在改革前后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从纵向数据的比较来看,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规模扩张是银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过去十几年中,高速的规模扩张成为中国银行业普遍发展模式。在利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收入水平与存贷款规模高度相关。银行只需要维持一定的扩张速度,利润高速增长自然得到了保证。从前面的数据也能看到,从2005年以来,银行资产规模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为银行利润的快速提升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利差空间相对稳定是银行高利润的重要保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水平基本保持了稳定,是其利润高速增长的重要保证,这既与存贷款利率管制有一定的关系,也得益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过,在2010年以前,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水平基本维持在0.9%上下,比较稳定且与国际同业相近。但在2010和2011年,特别是2011年,银行的资产利润率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达到了1.3%左右。在存款利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这说明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在2011年有了大幅提高。从这点来看,宏观调控或许也是2011年银行利差拉大背后一个重要的推手。
第三,风险成本较低是银行高利润的关键因素。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银行经营对风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经济波动时期,不良率上升若超过现行拨备水平,就会对银行利润甚至资本造成冲击。从我国银行业情况看,2011年底银行业拨备覆盖率为278.5%,占全部贷款比重为2.1%。假定目前银监会公布的是税后、拨备后利润,那么这意味着,在所公布的2011年10412亿元净利润中,所暗含的预期不良贷款率为2.1%。而过去几年中,银行业实际的不良率一直处于下降区间,从2005年的8.5%降低到了2011年的1%,显著低于监管要求的水平。
从监管部门角度讲,出于审慎的考虑,运用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实际不良率较低的情况下有意识加大银行拨备计提的力度(监管要求是2.5%)是非常必要的。但即便如此,如果未来的实际不良率水平超过2.5%,银行现有的高利润就无法维持。具体来说,如果按2011年底54.79万亿贷款余额来算,贷款损失率每上升一个点,银行的风险成本就会增加5479亿。这意味着,在实际贷款损失率达到4.1%时,银行的净利润就基本降低为零,如果超过此水平以上,将会出现亏损,并冲减资本金。
当然,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实际数据看,贷款损失率距离4.5%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考虑到银行风险具有滞后性,历史数据往往很难准确反映未来的情况,特别是经济环境存在重大不确定时。实体经济层面的减速终究会传递到银行部门并反映为不良贷款的增加,并侵蚀银行的利润。由此看来,由于难以准确评估未来的风险,仅凭财报利润可能会高估银行的实际盈利能力。熟悉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的人,显然不应低估潜在的风险,4.5%或以上的损失率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第四,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影响。除去前面几个主要因素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改进对业绩提升也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中间业务占比稳步提升;同时,成本控制能力上升,成本收入比呈稳步下降趋势等等,这些经营方面的改善不能忽视,但对其总利润的贡献相对有限。
总结以上分析,笔者对当前银行高利润问题提出如下几点看法和建议。第一,银行高利润与外部环境紧密相关。利率管制固然给银行提供了保护,但在该管制早已有之的情况下,银行利润在近几年的暴增显然更多是与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直接的关系。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几年中,随着宏观经济的减速以及信贷规模控制力度的减弱,银行的议价能力以及规模扩张冲动都会有所下降,利润增长也可能出现一定回落。
其次,应利用银行高利润所创造的良好机遇,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既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用了“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步骤。这种改革思路,事实上是将早期经由存、贷款利率管制为企业提供的补贴,改变成为银行提供补贴。这种补贴的存在,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也有效地维护了银行体系的稳定。但在商业银行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这种补贴的继续存在,多少有点成了过度保护。建议在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调整中,应在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以优化整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再次,要充分认识银行业经营的风险性。银行业绩对风险高度敏感,不良率的些许上升,就可以把高额利润化为泡影。因此,在当前账面利润丰厚的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潜在风险,除提高拨备水平外,还应通过限制分红等手段,促使盈利转增资本,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银行经营的风险性也意味着,不能把目前银行的高利润当成可以长期存在的现象,相关领域的改革应有足够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以及行业的承受能力,对利率市场化等基础性改革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
最后,银行的增长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如果说,在过去几年中,规模扩张、利率管制以及风险较低是银行业利润持续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的话,在未来,这样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资本约束不断强化,筹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本损耗型的规模扩张将难以为继。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也会导致银行利差空间的收窄。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单从数据看,2011年底,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19.3%,较前几年已有了显著提高。但若考虑到其中含有的一些水分,以及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中间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大银行,许多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在10%甚至5%以下),我国银行业在优化收入结构方面还有一定的空间。当然,也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有关银行收费的各种争议颇多,规范和完善工作才刚刚起步。要真正实现转型,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