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国英:收支失衡倒逼地方松绑楼市 |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准备)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私下“松绑”。对这种现象,不能粗浅地理解为“地方谋利冲动”。在其背后,存在着一个更为结构性、且更为难解的矛盾——当下我国地方财政收支日趋失衡,而在现行地方财政收支结构下,增加土地出让金显然是最为可行的应急办法。[详细] |
|
|
时寒冰:楼市调控,不动摇下的摇动 |
地方政府屡屡摇动房地产调控的根本动力,源于政府职能的扭曲和错位。政府的职能并非主导经济,而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地方政府的职能倘若回归到民生方面,他们便再没有摇动调控的动力。[详细] |
|
王莹:审慎看待地方政府“微调”楼市政策 |
微调只是为了防范楼市硬着陆风险,实现软着陆,而绝不是打算重新刺激房价上涨;一旦市场重新出现看涨苗头,地方“微调”很快就会被叫停或纠偏——住建部近期加快推进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或许就是在为地方政策苗头不对时,中央层面继续强化调控而提前作政策准备。[详细] | |
|
民生为天
中央决心不改 |
|
|
|
李佳鹏:地方“微调”不改楼市调控基调 |
中央一再重申调控不动摇凸显楼市调控博弈的升级。未来一段时间,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预计楼市调控会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方面是坚持已有的调控主基调不动摇;另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制度建设,用制度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详细] |
|
|
胡安东:地产商“上书”救市不能重演 |
两会期间,主管部门是像2009年初那样为地产商“上书”开启绿灯,还是从“下情”考虑,体恤民众的诉求,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事关下一步调控能否成功的关键。[详细] |
|
张国红: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的理由 |
尽管有效控制房价上涨趋势、投资和投机需求被挤出市场等阶段性调控成果都已取得,但仍要看到巩固和捍卫当前房地产调控成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都不能放松或动摇对房地产调控,否则将前功尽弃。[详细] | |
|
调控考验宏观决策 |
|
|
|
夏斌:楼市整得狠了也要出事 |
房地产市场不整顿,中国肯定要出事。但是如果整得狠了,也要出事。一下子把“泡沫”全刺破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马上曝光,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经济马上直线滑落下来,所以整狠了也要出事。现在的关键环节,是要精确地打击产生于交易环节的投机行为。[详细] |
|
|
刘志奇:房地产调控朝精细化方向演进 |
促进楼市健康发展,既要针对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有保有压、惠及民生的调控举措才是好举措。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之要义,仍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不动摇。[详细] |
|
章剑锋:出清库存
楼市重构 |
今日的调控布局若能继续,则有将炒资一网打尽的可能。此后的策略,非得有市场纵深结构的改造不可,首当其冲的一大要务,就是尽全力培育真实需求,深耕厚植,以扩张其规模。现在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尽力对冲掉后炒买时期出现的大量积压局面,力求供需对应关系回复到位。[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