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碳排放话语权 破解“碳壁垒”
2012-02-27   作者:马红漫(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只有在航空等与国际接轨较深入的行业掌握碳排放话语权,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获取主动地位
  针对欧盟今年推出的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俄罗斯等29国近日发表联合宣言,提出了反对欧盟单方面向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的具体措施,包括:利用法律禁止本国航空公司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修改与欧盟国家的“开放天空”协议;暂停或改变有关扩大商业飞行权利的谈判。
  从理论上讲,征收碳税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但该税种在实施过程中难免被利用为一种绿色壁垒。欧盟单方面将进出该地区国际航班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当地排放交易体系,就被指为以环保的名义排斥他国航空公司,进而成为了众矢之的。当然,我们在呼吁打破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行业节能减排研究,以切实提高中国航空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事实上,深陷债务危机的欧盟此番抛出碳排放交易体系,很可能是为了应对经济复苏乏力而采取的应急措施,通过提高他国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方式保护本地区航空业竞争力。而且,如若掌握了航空业碳税的话语权,那么欧盟也将能够在电力、钢铁等其他重要领域轻松推广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而为夺得新经济增长点先机争取筹码。然而,这一引发其他国家强烈舆论反弹的新立法,给欧盟带来的绝非仅仅是利益。航空业是一个全球关联度极高的行业,欧盟在该领域的重拳出击,必然会受到同样分量的反作用力。比如,碳税征收可能会让本地区航空乘客出行成本增加,从而降低社会福利;又如,其他国家祭出的修改“开放天空”协议等,也会让欧盟的航空公司面临贸易战压力。
  面对欧盟单方面推出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我们有必要明确表态,捍卫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但通过这场贸易纷争,我们应当深刻意识到,只有在航空等与国际接轨较深入的行业掌握碳排放话语权,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获取主动地位。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建立碳交易市场。包括技术检测瓶颈、经济实体承受能力、碳税负担转嫁等问题尚未有理想的破解良策。但无论如何,碳排放交易的探索步伐都不应有所停滞。近期,国家发改委已宣布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意味着,我国碳排放市场或将破冰在即,通过这些试点实践,有关部门可以按图索骥地寻找有效减排途径、完善能耗测量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业性指南。一旦中国在碳排放领域的话语权增强,那么破解“碳税”贸易壁垒的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引发多国抵制,一场贸易战就此拉开帷幕。这场博弈必然会继续深入演绎,而由此事件再度被强化的碳税问题则须要受到高度关注,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亟待付诸实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2012中国碳排放交易国际峰会今日举行 2012-02-16
· 中印等四国共同反对欧盟强征航空碳排放税 2012-02-15
· 空客CEO:欧洲碳排放收费措施可能引发贸易战 2012-02-14
· 多国反制 欧盟碳排放税或被迫调整 2012-02-09
· 黑龙江大力建设水电工程 未来5年碳排放将减少32万吨 2011-12-1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