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四川省首批14家省级部门(单位)的行政权力清单在网上公示,接受单位和个人的监督和意见。按计划,该省将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省级部门(单位)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并上网公示。2013年,省、市(州)、县(市)部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基本实现全省互联互通。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不仅权力众多巨大,而且交叉重复、越位行权等现象相当严重。这不仅造成多头管理、重复执法、行政扰民等,还导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和视利益而“选择性执法”、“绕道行权”等问题。 有鉴于此,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开展了权力清理,发布了权力清单,希望通过清权,明确界定各部门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规范权力运行。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清理确认全区各委办局共有行政权力事项5500多项;河北省于2005年开始对全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行政权力进行清理,确认地级市政府保留行政权力2000多项。清权和确权,为规范权力运行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清权和确权也只是规范权力运行的第一步而已。想让权力公开透明、真正受控,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先,必须对确认的权力进行细化,确定权力运行的全部程序和流程,从权力名称、法律依据、受理办理条件、办理环节和受理时限、质量标准、监督途径、救济渠道等,都要一一确定。不如此,公众就无从监督权力行使,也就谈不上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 其次,要对既有的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优化。现有的行政权力,许多流程很不合理,优化改进的余地很大。比如浦东新区的知识产权资助资金审批,原先要经历受理、初审、审核、复核、上会审批、公示、拨款等多个环节,申请者要等待短则2个月、长则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区区2000元的资助金。后来经过流程优化,时间缩短到2周。又如,上海新设立内资企业,涉及工商、税务、质监三家的审批时限,原先长达三四个月,经优化改造流程后,现在平均只要七八天。类似的情况,在行政权力运行中普遍存在。 再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优化后的程序固化到网络上。这方面一些地区和部门已有一定的探索,比如上海正在搞的行政审批网上管理和服务平台,将全部审批流程固化到系统上,最终要做到审批的全程网上操作和对审批权力的网上实时监控,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审批者的自由裁量权。 当然,上述所有这些都只是“技术主义”的解决路子。“技术主义”方子有先天的不足和缺陷,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法解决对技术控制者的控制问题。所以,要真正将行政权力纳入规范化轨道,仅凭这些技术性措施还远远不够,最终仍然要回到基本的制度设计层面上。只有通过基本制度的优化重构,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有可能将权力关进笼子,既保证它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又不给它留下为恶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