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2月17日),国内大小商业银行将再获4000亿-5000亿元的流动性。央行18日宣布,从2月24日起,各类商业银行存准率下调50个基点。经此下调,大商行存准率降至20.5%,中小商行存准率降至17%。
国内商业银行存准率历史高点出现在2011年6月。当时,大商行存准率为21.5%,中小商行为18%。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结束不久,存准率在12月5日掉头下行。这回再次下行,说明市场流动性仍然偏紧。
元宵节之后,各类企业陆续复工,从上周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大体已恢复到节前水平。央行择机下调存准率增加银行放贷盘子,有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旱情”。
由于离央行上一次“开闸放水”不到3个月——两天来,此举是否意味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宽松的猜测也随之泛起:央行增加流动性,萎靡不振的股市会作何反应,放出来的流动性会否落入开发商腰包而导致楼市调控再度半途而废,等等。简言之,货币政策,亦包括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确从未像今天这般,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如此直接的关联。
其实,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定调后,无论是元旦后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还是今年以来数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的基调和决心始终未作改变。
只不过,考虑到今年一季度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央要求宏观调控“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始”。央行在不到3个月内两次下调存准率,正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走势对货币政策作出的微调,不涉及货币政策的转向。
上周四和周五,李克强在上海召开经济发展和财税重点改革座谈会,再次强调“妥善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着力抓好稳增长和稳物价。没有增长作基础,发展就无从谈起;物价不稳,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还会扰乱经济运行”。这段话的核心就在于确保“双稳”,货币政策当然要服从和服务于确保“双稳”。
然而,通常情形下,稳增长势必要增加流动性,但增加流动性往往会抬高物价。由是,仅按经济学一般学理作分析,“双稳”是一对客观矛盾,顾了一头很难顾及另一头。可中国今年恰恰别无选择地必须同时顾及好两头。
就此,中外经济学教科书没有现成办法可供借鉴,更缺乏已经过验证的理论作为指导。惟一可行的就是同时兼顾两头——也即,在稳增长和稳物价之间寻求相对的动态平衡。所以,尽管国内银行现有存准率远高出确保金融安全的底线,若以存准率15%(依然显奢侈)作为安全底线,可供释放的流动性可达30000亿元以上,但实际可供释放的流动性则取决于所能承受的通胀底线——这是一条社会稳定底线而非政府意志底线。由此可作推断:要确保“双稳”,货币政策必须先“稳”。
顺此理路再作分析,本次存准率下调对股市的影响最多短期体现于心理层面。实体经济利润率已经很低,若任由流动性拉动股市上行,势必导致更多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到股市短期套利,宏观调控部门肯定不会犯傻。还有,就算流动性明显增加,各家银行房地产贷款份额受央行限定和监管,各银行总行对分行的监管比央行和银监会更甚,开发商想从流动性增量中额外占便宜,个别的恐难避免,整体的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