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民间资本需穿越三道门
2012-02-17   作者:吴睿鸫(河北,职员)  来源:新京报
 
【字号
  民间资本似乎正成为政府驰援各行业资金链危机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市场人士认为民间借贷进入垄断行业仍然需要一场改革。(据《信息时报》)
  最近,国务院连续在中南海召开五次座谈会,以及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给民间资本松绑事宜,打算用给力的制度架构,来鼓励民间资本食垄断行业“大餐”,这不仅可以疏导当前暗流涌动而没有投资去向的民间资金,避免这些民间资本惹是生非,又可以尝试推动垄断行业变革,进而打破垄断,可谓一箭双雕。
  给民间资本松绑,无论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还是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无疑是备受鼓舞的利好消息。但高兴之余,仍有些忧心与不安。在人们的记忆与印象中,给民间资本解围的政策文件,可以用汗牛充栋形容。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至2008年12月,国务院出了四个配套文件,中央各部委则出了38个配套文件。而各省份也出台了难以数计不同版本的配套文件。不仅如此,2010年5月,“新非公经济36条”,又隆重面世,与公众见面。
  从政策实践来看,一系列制度安排并未给民间资本轻松进入铁路、金融等垄断领域扫清障碍。那么,至于民间资本难以松绑的成因,笔者觉得,有三个隐形的门,正阻挡着民间资本前进的脚步,惟有想办法穿越它,民间资金方能昂首挺胸走进春天的阳光里。
  首先是“观念门”。记得2005年在“非公经济36条”颁布后,就发生了100多位社会名流给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写信,强烈要求收回“非公经济36条”的事。尽管现在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观念有了显著进步,但仍有不少人对民营企业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一些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总是习惯性直接或间接地给民营企业施压,进行无情的排斥。
  第二道门则是“制度门”。虽然目前已制定出系列制度,但依然有后续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譬如,对于民间信贷,至今还没有一部《民间资本放贷人条例》,包括适度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以及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方面,都存在着制度上的真空。这意味着,在4万亿政府投资的经济刺激效应递减后,激励民间投资的接力棒还在打磨中,驱动经济发展的轮子尚未真正启动。
  最后,还有“体制门”。一些公共政策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在2005年年底出台“非公经济36条”不久,国资委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强调在电力、通信、石油等领域内国有经济绝对控股。很明显,面对这两个相互“打架”的红头文件,民营企业要想在垄断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显然非常困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谁来拆除民间资本“玻璃门” 2012-02-16
· 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2012-01-18
· 民间资本新出口 专家称"人人贷"是金融创新 2011-09-15
·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应松绑 2011-02-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