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美国经济在2011年以来的明显转弱,美联储依然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在2010年11月初美国宣布QE2以后,第二轮货币扩张的力度明显,但是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善却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现象。因此,如何评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何认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就成了我们分析和预测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1、货币政策目标的变化,从QE2和扭转操作的真实目标是压低利率水平
按照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无疑是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将近20年的历史证明,在现代金融市场条件下,流动性陷阱和长期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成为一种常态。目前,这种情况也很可能将在美国重演。
美国的实体经济于2010年出现了缓慢复苏,但是美联储还是执意推出了QE2。仅仅用消费主要是依靠银行消费信贷来支撑,进而实现了美国经济的不稳定增长这个理由不具有足够的解释力。
对于QE2推出的真正动机,我们必须从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上找原因。
按照美国国会预算管理办公室的预测,到2016年,美国国债利息将达到5622亿美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接近13%,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90年代前期的水平。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08年秋季以来美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国债存量迅速上升,但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美国进入了零利率时代,因此国债利息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升反降,从2007年8.69%下降到2010年的5.68%。显然,在当前美国政府背负了空前国债负担,国债对GDP的比重连续创出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一旦上升,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就会骤然增加,美国国债危机可能就真的会出现,那时不仅美国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整个美国经济可能就面临不可避免的危机。因此,维持金融市场的超低利率水平成了当前美国货币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2、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
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发生变化,并不是说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再考虑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而是在美国债务负担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发生了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变化。从根本上说,美国货币政策决策也还是必须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因为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最终解决国债问题。因此,对当前美国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的判断依然是预测美国未来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依据。
随着美国经济在2010年的不断复苏,加之市场流动性的不断累积,从2011年开始,美国的标题CPI与核心CPI双双调头上行。虽然截止2011年7月标题CPI已经接近4%,核心CPI也接近了2%,大体还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已经接近了临界水平。考虑到这两个指标在半年内迅猛上升的势头,以及QE1和QE2已经释放出来的大量流动性,未来美国的通货膨胀趋势还是不容乐观,甚至可能出现滞涨。但是,通货膨胀虽然是美国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指标,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最重要指标。考虑到2011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所表现出来的疲态,以及沉重的美国国债负担极大地压缩了财政政策空间,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历史数据看,决定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失业率。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向下调整对失业率的上升非常敏感,几乎没有时滞。也就是说每当美联储发现失业率上升的衰退苗头,就立即采取行动,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操作来调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水平。相反,美联储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退出却始终表现相当谨慎和保守,往往要等到失业率水平出现稳定回升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收紧银根,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水平。在当前美国就业状况依然非常严峻,且还看不到明显好转的迹象时,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显然还不会出现调整的可能性。在2011年9月21日美联储的声明中也暗示宽松的货币政策至少会一直延续到2013年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