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月14日发布了题为《2011年税收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的报告。我们不妨对报告中提到的税收增长的特点做一个分析。 首先是税收总量增长问题。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面对税收的长期两位数增长,大家免不了议论纷纷,有的学者甚至发出“减税一万亿”的呼声。 考虑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基本局面,税收同比增长22.6%似乎不是什么好消息。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在2011年中国经济数据普遍弱于上年的情况下,税收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似有悖于经济学常理。比如2011年GDP增长9.2%,创两年新低;2011年第四季度增长8.9%,创10个季度的新低。二是因为,税收高增长也证明了“中国财政无周期论”。有金融学者认为,从财政税收的增长率来看,看不出中国经济有什么周期性,财政始终是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也就是说,经济形势好是这样的增长,经济形势不好也是这样增长。从经济周期理论来看,经济繁荣时,财政应该是增税减支,把财政赤字弥补掉。在经济萧条时,财政应该减税增支,以赤字方式拉动需求。当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政府主动减税的意愿显然不强。 其次是,税制不合理引起的税收增长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财政部的报告认为,2011年税收总体平稳增长,是由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价格上涨、2010年末进口环节税收2011年年初集中入库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影响,以及加强了税收征管。 报告对税率过高与税制不合理的问题只字不谈。与往年一样,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从2008年起,我国的增值税虽然终于实现了转型,但是增值税税率在国际上来看还是居高不下的17%。营业税的不合理也带来税收不合理的增长。大家知道,与增值税相比较,营业税存在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产值刚过占GDP40%的比重,与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70%的局面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产值占比将从43%提高到47%。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有很多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税务专家明确表示:现行税收政策中的营业税是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的严重性怎样估计都不过分,营业税改革已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条件。 因此,如何解决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在税制改革中实现结构性减税,就成为十分迫切的税制问题。而不断走高的税收增长率,为税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创造了条件。取消营业税当然会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会对现行分税制产生冲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增值税的分成比例来照顾地方的利益。目前可行的做法是稳步推进,先选择部分地区,选择部分行业或者部分税目来推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然后逐渐扩大,把财政收入减少的压力分解掉,同时也把政府不应该持有的税收归还给企业与消费者。 税收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税制改革首先要改掉最不合理的部分,改掉之后的下一个目标又是“最不合理的”。一直以来,增值税“转型”都被看做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现在进行的增值税“扩围”也是如此,有更多第三产业企业期待以此消除重复征税,而承担合理的税负。 从官方消息来看,2012年将有四大税改预期:营业税改增值税、资源税、房产税、环境税,除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做税收“减法”之外,其他三项都是做“加法”。因此,纳税人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更大的期盼,就像2011年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提高免征额有很大期盼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