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进入关键之年
2012-02-10   作者:胡月晓(上海证券研究所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2012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集中体现,因此是地方债务风险能否有效化解的关键年份。如果各地政府能超脱现有利益集团束缚、敢于作为,应该完全有能力化解风险,那么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风险或将“有惊无险”。
  按照审计署的公告,2011年至2012年刚好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集中到期的高峰时间段。去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到期额为26246.49亿元,占全部债务总额的24.49%;今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到期额为18402.48亿元,占全部债务总额的17.17%。由于企业年到期债务大部分将以再融资的方式周转到今年,笔者预计2012年到期债务本金额或超过3万亿。
  2005年后,随着各地拍卖收入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由平稳增长转为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超过了2.9万亿,这笔预算外土地出让收入,给了各地政府大把借钱的底气。但是,看似规模庞大的土地出让金,其实地方政府真正能自由支配的并不多。此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和补贴来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但房地产市场的土地购置费支出,在去年略微回落的基础上,今年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已是大趋势。而房地产价格也在进入下降通道,2011年前11个月,全国130个城市所出让宅地的楼面价相比2010年同期下调幅度为17.4%。另外,当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约20%,虽比美国低;但间接敞口较高,在五大行中,有30%至45%的贷款是由以房地产为主的抵押品担保支持,房地产价格通过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会对2012年的信贷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也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面临着保障房建设的政治任务。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保障房项目已被中央政府列为对地方政府的重要考核内容。但因为受资金约束,2011年10月底开工的保障房有三分之二处于“挖坑待建”状态,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要完成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约需资金1.3万亿。其中,8000多亿元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5000多亿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aa各种渠道筹集。在政府必须保证保障房建设资金足额、及时拨付的情况下,额外的保障房建设资金流出,对地方政府债务正常周转造成了很大冲击。在原先设计的主要还款来源土地财政被中断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的正常周转必然受到影响。
  照目前的情形看,2012年地方政府的保障房资金需求将超过2011年的5000亿水平。作为政府筹资的最重要来源,2012年的土地拍卖收入将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下降到1.6万亿左右。如果没有新的融资渠道,资金缺口或达5000亿至10000亿。如果土地出让金的下降趋势延续,2012年后地方政府债务还款压力都将成倍放大,总体上每年政府筹资缺口将达10000亿左右。
  2010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83101.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613.04亿元。2011年1月至10月,全国财政收入90851.68亿元,同比增长28.14%,全年已突破10万亿元。但由于我国财政支出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即使能保持当前的25%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财政连年赤字的状况并没有改变。2012年,鉴于全球经济形势更为错综复杂,在货币政策无法放松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成为政策的主基调,财政盈余似乎也不可能出现。
  在债务期限已定的情况下,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笔者以为,取决于以下因素:
  其一,土地拍卖收入的变动情况。笔者预计,2012年全国土地拍卖收入将在2011年下降30%的基础上,继续下降,2012年全国土地拍卖收入或下降到1.4万亿元至1.8万亿元左右,最终能够作为预算外收入进入财政体系的可能将不到1万亿。
  其二,信贷市场变动情况。目前各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来源于信贷,现有债务中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重为79.01%。可见,能否获得后续贷款,决定了地方政府(部门及政府显性和隐性担保的平台公司)的后续融资能力。
  其三,国有资产改革进展情况。加快国有资源的整合,比如各地国有企业的上市和重组,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借债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地方政府获得大量当期变现资金。
  综上所述,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流动性风险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于作为地方政府债务最重要的还款来源的土地拍卖收入下降。因此,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的流动性风险会否转化为现实压力,关键看地方政府对其他资金来源的开辟情况。2012年信贷和货币增速将下降,但绝对规模仍将有较大增长。在货币紧缩政策持续的情况下,2012年新增信贷仍能达7万亿左右,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新增借贷水平仍有可能增长,进而能顺利化解债务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改革目标,要求地方政府将经营性资产向民营资本开放,这也会使地方政府收回大量的资金。从规模上看,这不仅能弥补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而且足以覆盖当期新增加的债务偿付资金需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不要轻易低估地方债务风险 2012-01-13
· 地方债务风险主要应是流动性风险 2011-08-29
· 用哪一种方式清偿地方债务 2011-06-07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