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陆续召开两会,三公经费成为必谈话题,必审项目。北京市承诺,2012年三公预算将比2011年减少2000万元;浙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三公改革要透明化、科学化,三公经费要压缩,数目要公开。(2月7日中国经济周刊)地方两会对三公经费锱铢必较,刨根究底的精神可赞。 关于三公花销多少才算合理的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三公经费并非越少越好。但我觉得,在不影响、不削弱政府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三公经费确实越少越好。一方面,三公经费来源于国家税收,节俭意味着可以将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民生领域;另一方面,少花钱有助于减少三公消费中的腐败,树立廉洁的政府形象。 2011年,中央机关及部分地方政府首次公开了三公经费,今年的三公预算如何确定,这对各级政府是一道考题。这道题涉及到政府形象、公信力与清正廉明,也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自然不能小视。 三公经费是政府运转必不可少的支出,任何一个国家都概莫能外。当下群众对三公高度关注,意见较多,并非一概反对三公消费,而是因为一些地方三公经费不透明、不公开,三公成了不受约束,没有标准的无底洞。 合理的且能得到群众认可的三公经费,该是怎样一个标准?我以为需要考量三个方面。 第一要公开、透明,让三公运行在玻璃缸内,看得见、好监督。去年中央政府部门率先公开三公,但仍有许多地方将三公锁在“保险柜”内,今年须无一例外地全部公开。从已公开的三公看,大都是粗线条,只有总额,没有细节,公众很难看懂,无从比较。今年公开三公应更上一层楼,既公布总额,更要列出详细分类,且不能少了人均数额。三公透明的目的有二,一是便于监督;二是减少或杜绝腐败。三公越透明,腐败就越少,没有铺张浪费或腐败的三公才真正称得上合理。 第二,要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与质量,减少或杜绝人浮于事。众所周知,三公预算是为保障政府正常运转,但在少数地方,过于膨胀的三公经费不但未能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反而孳生了臃肿与浪费。很显然,这种三公预算不仅不合理,更是铺张浪费,奢侈享受,必须革除疾痼。 第三,要“物有所值”。通俗讲,就是三公经费“买”来的政府服务,要物有所值。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哪些事,要对人民公开,让公众知道;二是人民群众对此有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考核权,有权督促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