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纳入人大监督应成常态
2012-02-09   作者:张瑞东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日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今年首次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督列入监督工作计划,拟对多个融资平台的运作负债情况进行调研,提出监督意见和建议。
  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人大监督,是保障债务资金运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必然之举。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等。所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不仅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还能有效控制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的冲动,理应以此为契机将债务监督纳入常态。
  去年7月,审计署公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达到10.7万亿。由于政府债务未纳入人大监督,在使用上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面对巨额地方债务,纳入人大监督视野是保证其高效、合理使用的必然手段。
  依据我国现行《预算法》,地方政府不列赤字,因此地方政府无权举债,地方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超常规发展”,罔顾经济发展实际盲目上马融资平台,在政府的隐性信用担保下畅通无阻地要来巨额贷款,最终还是由地方政府以财政收入偿还,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土地出让金,而在如今土地出让金锐减的情况下,如何偿债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所以,必须对融资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监督,防止“浑水摸鱼”。
  融资过程中,要对政府性债务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对融资平台运作情况、举债情况、项目款项、负债总额、偿款计划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督建议,为常委会的审议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尤其是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要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重点予以监督。人大常委会应定期审议政府债务问题,必要时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还应控制债务总体规模。平台公司的项目本已决定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且其主要是为政府城建项目获得大规模的融资,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资产负债比例是否安全,负债规模是否超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实际承受能力,都鲜有被纳入考虑;且对后续项目经营和偿债计划亦不太重视,平台公司常陷入亏损。因此,人大应控制政府性债务的总体规模,使其处于合理、可控的区间,控制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规模及降低偿债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不要轻易低估地方债务风险 2012-01-13
· 首批地方债利率均与国债倒挂 非市场因素导致 2011-11-26
· 上海率先发71亿地方债 机构热捧 2011-11-16
·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应建立地方债融资机制 2011-10-2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