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上海计划启动建设学校288所,匡算投资129.95亿元,郊区、大型居住社区是学校建设的主要地区;新建40所幼儿园,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这无疑是大手笔。这些学校、幼儿园的兴建,对于解决郊区、大型居住社区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问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建幼儿园,体现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作用。 上海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也许有意见认为,上海财政不缺钱,因此,可以如此大手笔投入教育。但是,对教育的重视,衡量的指标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即教育投入比例占GDP的比例,以及各类教育投入在总体教育投入经费中的份额。其他地方不能一次性投入100亿元,可是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投入,该不是问题吧? 以学前教育为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的学前教育被认为办得很好,在很多地方民办幼儿园高达80%的背景下,上海公办幼儿园占70.57%。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上海多年前就预测到学前教育生源的变化,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07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就将幼儿园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当年新建了60所幼儿园;2008至2010年每年都将幼儿园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每年新建幼儿园达五六十所。上海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全市教育财政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7.93%,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3%。 1.3%和7.93%的差距在哪里?显然不在经费总额,而在对某类教育的重视程度。这种重视程度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政府部门重视学前教育,认为保障学前教育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那就会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反之,则可能出现学前教育被边缘化、被漠视的问题。 同样,政府把新增教育经费投入到城区重点学校,还是投入到教育薄弱地区,也考验政府发展教育的理念。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同住子女共约38万人,至2010年秋季开学,共有47.05万名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沪接受义务教育。上海通过优先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等方式,实现这些农民工同住子女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其中,33.60万余名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上海市公办学校就读,占总数的71.41%。相对于北京等地来说,上海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平等求学问题,走在了全国前列。 此次上海决定在郊区兴建学校、幼儿园,应该说体现了上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一贯思路。 保障公共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必须增加教育投入,并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在笔者看来,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在现阶段比增加教育投入更紧迫。比如,应增加对薄弱学校的拨款,逐渐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的一致;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创造条件让民间资金更多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转而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如果教育配置模式不变,即使新增教育经费,也难解决当前存在的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以及学前教育的短板问题。 当然,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由于是重新“分蛋糕”,所以必然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适合的方式是,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把新增教育投入,全部投入到教育薄弱领域,包括学前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