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就业要有新思路
2012-02-03   作者: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扩大就业需考虑的因素比以往更为复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全球经济与一国就业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变化,我们必须加快探索扩大就业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本期“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扩大就业要有新思路。
  拥有上百万员工的富士康日前提出,今年将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以替代员工。富士康此举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所迫,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前和今后就业环境的一个重大变化,并且提示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思路,从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和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实现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十分不易。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今年乃至今后几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会持续增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科所测算,“十二五”时期,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在2500万以上,年度劳动力供需缺口高达1300万人左右,明显高于“十一五”时期。同时,还将面临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问题,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更为突出,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就业乃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容不得半点疏忽。
  当前,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与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扩大就业需考虑的因素比以往更为复杂,仅仅继续依靠传统方式和思路去增加就业、化解压力,已经难以为继。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都在增加。最近,用工大市深圳大幅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同比达13个百分点以上。专家分析,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几年内难以改变,并会明显压缩企业招工的空间。富士康的机器人替代战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二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逐季放缓。有关机构预测,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将转入中速增长阶段。这也表明,新形势下单纯靠经济高速增长来拉动就业,已显得力有不逮,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增加就业弹性,使得在同样甚至低一些经济增速下仍能实现更多就业。三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就业岗位的增加。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科技革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转变为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渐已成为可能,以知识为基础的新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方式、岗位需求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将不断对传统就业岗位形成新的挤压。
  从国际上看,今年世界经济仍面临重大风险,对我国影响尚存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全球经济与一国就业的联系更加紧密。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变化,我们必须加快探索扩大就业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使其真正成为就业的最大容纳领域。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每一个单位GDP的产出,服务业都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目前,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其发展滞后有关,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与我国发展阶段大体相当国家50%左右的水平。因此,在新形势下扩大就业,就需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重点,充分释放服务业所蕴藏的巨大就业潜力。与此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大量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加快实施有利于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战略,着力形成扩大就业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二是探索、完善多种就业方式。从国际经验和我们这些年的实践看,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还能发挥倍增效应,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在这方面,各地区、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但力度仍显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大。这是其一。其二,重视发展灵活就业。这种就业方式的特点是选择性强、灵活度大、适应面广,既有临时工、季节工、小时工,也有劳务承包工和劳务派遣工等。这些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固定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用人单位的用人方式更趋灵活,灵活就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大。从世界范围看,灵活就业也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当前,有关部门应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从业者权益保障,努力形成鼓励支持灵活就业的长效机制,使灵活就业真正做到有人愿意从事、可以从事并能有效从事。
  三是需要针对一些事关就业大局的重要问题抓紧研究,不断开辟扩大就业的新途径。比如,妇女阶段性就业问题。在国外,妇女阶段性就业早已成为十分正常的就业形式,典型的如妇女在有小孩时在家里待几年,孩子长大后出去找工作。从人力资本利用的角度看,阶段性就业实际上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助于人尽其才,关键在于如何使需要阶段性就业的妇女得到足够合理的权益保障。再比如,弹性退休问题。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为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已经延长了退休年龄或实行了男女同龄退休。眼下,我国也处在老龄化加快的阶段,同时又面临着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挑战。做好这方面的政策安排,对于如何选择扩大就业的路径、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显得很重要了。
  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创新思路扩大就业,还要在劳动力供给上做文章。研究表明,就业弹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适配程度。据权威部门统计,眼下我国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技师的用人需求缺口很大。技能人才的不足,说明未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来提高就业率大有可为;同时也说明,这些年一些地区和部门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非常对路的,应当坚持下去并根据新的需求继续完善;高校及职业院校的布局、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也应加快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努力在创新中不断调整优化。
  (本文执笔:马志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稳定就业保增长 扩大就业保民生 2009-11-03
· 日本: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就业渠道 2009-02-18
· 国务院近日通知要求: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009-02-11
· 扩大就业须善待中小企业 2008-12-25
· 发改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千方百计缓解失业 2008-05-08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