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有风险。没错! 这不,2011年新股申购的屡屡亏损的局面,让曾经稳赚不赔的“炒新”神话正向“中签如中刀”演化。 来自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市新股有32只破发,破发率为9.22%,2011年上市新股有84只破发,破发率29.89%。两年来沪市主板上市新股破发率为32.8%,深市中小板为13.2%,创业板为21.6%。 打新股的风险,不言而喻。 那么,为何还是有投资者热衷于打新股、次新股呢?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偏差,或者说是存在一个误区,只看到了新股的高价差,认为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忽视了资金成本。而“新股不败”、认购新股保赚不赔的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这种状况并不正常,也不可能长久。 去年以来,新股的频频破发,或许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同时,我们看到,总体来看,近两年新股上市后基本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上市前三月跌幅表现较缓,此后则加速下跌。因此,如果新股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买入持有,将基本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二级市场炒作新股很难赚钱。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理性投资股市?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理性参与投资新股。毕竟,股票是用来投资的,而不是用来投机的。购买股票也不像购买彩票那样,凭的是运气。买股票,看的是公司的基本面,看的是公司的本身。 而对于新股而言,由于其与二级市场的股票相比,透明度相对较低,信息披露仅限于招股说明书,以及中介机构的保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新公司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经营风险也没有充分暴露,投资者对其真正了解需要过程。因此,相对而言,投资新股的不确定性更高,风险也更大。正如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股市并非遍地黄金,新股未必都能赚钱。” 鉴于此,投资者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要把投资新股与盈利划上等号。需要在评估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客观判断自己的知识准备程度、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审慎确定投资方向。同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搜集尽可能多的资料,潜心寻找二级市场上有潜力的蓝筹股进行投资可能更为稳妥。 想起10天前,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一论坛上大谈“新股热”的危害,认为打新赚钱的原因是二级市场一直在为新股支付高价格,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三高”现象普遍存在,市场配置资金功能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定价功能出现较严重的扭曲,二级市场频繁买卖新股和次新股的人亏损很大。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一项常规业务,但在我国内地市场长期受到特殊追捧,这其中透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但在思考过后,我们还是要更进一步的去思考,如何化解这种现象。这需要管理层、发行人、中介结构、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