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再次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价格震荡,焦点事件接连出现且事态有扩大趋势,不断触动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并加剧焦虑情绪。
然而,仔细梳理这些焦点事件,尤其是欧债问题,实际局势并未发生改变。引起价格震荡的主要原因在于舆论对欧债危机等焦点事件炒作过度,严重破坏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稳定状态,恐慌性情绪激化直接影响投资者分析、判断的准确性。
恐慌心理是2011年全球金融市场变动的关键性因素。
事实上,2011年世界经济基本稳定。美国经济实力依然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了一定规模和速度,这些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尽管欧洲和日本经济较弱,明显拖累了世界经济增长,但日本经济和欧洲经济并没未失控,低迷只是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局部经济短期内遭受突发事件冲击。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依然将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定位在4%左右。
然而,舆论的解读则侧重于经济下降的水平,放大了负面压力,严重扭曲世界经济的实际增长幅度和发展水平,导致市场丧失理性判断。譬如,舆论对美国经济的关注,突出对传统经济的负面报道,避而不提美国高端经济和新型经济的发展状况。再如,舆论对欧洲经济着眼于各种坏消息,而忽略了欧洲发达地区经济的品质和影响力,特别是某些国家的强国地位被严重低估。同样,资质不该被低估的另一个国家是日本,日本衰退20年并不意味着日本是一个弱国,它实际上依然是发达国家。去年3月份发生大地震后,日本可以迅速稳定、扭转局面,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达到1.4%,足以说明日本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很强。
舆论解读明显与事实错位。由此,我们看到,在去年一整年中,被媒体浓墨渲染的“二次探底”、“二次衰退”并未出现,但市场心理的恐慌状态却堪比2008年,“二次恐慌”导致了市场价格震荡。
尽管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频繁大起大落,但市场表现稳定,并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流动性充足。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或者说流动性泛滥,给予价格更多上涨或下跌的余地,投机、对冲空间扩大。宽裕的资金包容了极端情绪所造成的价格刺激性拉涨或恐慌性压跌,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价格调节、价格调动、价格利用等方面的驾驭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制度控制了市场。在金融市场价格起落的过程中,有受害者也有受益者,有损失者也有获利者。整体比较的结果是,悲观受损者居多,而有希望的受益者较少。决定损益的关键在于市场参与者的战略远见和控制能力。成熟的高端市场参与者主导者价格,其他参与者只是肤浅地被动接受和盲从价格,后者在价格的浪潮中或推波助澜,或随波摇摆。决定价格与收益的核心是制度。制度可以创造流动性,也可以回收流动性,制度控制了市场,控制了收益和利润。
一些对于去年金融市场价格动荡形成原因的论述较为偏颇,缺少具有主见的基础性论证,缺少全面性。这些论述没有意识到,心理失控是价格大幅动荡的关键因素,更忽视了体制和制度的因素。
市场主导者的策略控制了舆论,舆论绑架市场价格,价格变化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制度设计,这就是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