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态势
2012-01-13   作者:马志刚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在调整和变革中发生了许多新的趋势性变化,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产业发展形态和世界的整体面貌。如何把握这一新态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力量、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这些年来,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世界科技创新日益显现出新的态势,科技竞争正在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如何把握这一新态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力量、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和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个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世界科技创新态势出现新变化
  ◇ 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 世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不断扩大
  ◇ 专利申请快速增加,专利制度不断完善

  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新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世界科技创新态势进一步出现新变化。
  一是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正在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加突出,全球即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二是世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不断扩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企业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许可活动日渐频繁。从国际范围看,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收入从上世纪70年代的20多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2000亿美元左右,增长速度之快远超过了全球GDP的增长,知识产权交易所、经纪公司等新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纷纷出现,并成为服务经济大发展中一个重要亮点。
  三是专利申请快速增加,专利制度不断完善。统计表明,这些年来,全球专利申请数增长较快,特别是在一些复杂技术方面,申请数量大幅增长。由于专利活动空前活跃,使得一些专利机构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四是创新日益国际化。这集中反映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的速度加快,还体现在国际合作的科技论文及专利的份额不断上升。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危机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会迫使企业和经济体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变革。正因为如此,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致力经济复苏的同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比如,美国提出,要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多次提出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欧盟陆续推出一系列重大科教发展战略规划,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2011年以来,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扩散蔓延,世界经济原有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来谋求发展新优势,愈发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面对全球科技发展新态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认识到,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认识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科技体制同经济和科技发展不相适应。更要认识到,随着全球市场需求低迷成为常态,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是突破贸易保护的重要途径。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态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尤其是在当前阶段下,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要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顺应科技发展规律,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抓住了战后技术革命机遇,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要在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上取得突破
  ◇ 要在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
  ◇ 要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上取得突破

  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实践来看,目前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还应重点考虑加快培育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为敏感,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科技创新才会有强大的原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也才会有质的改变,也才能有效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来看,技术研发创新也一般是由企业来主导,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当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面对的障碍还很多,需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来解决,关键要在三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要在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上取得突破,支持企业承担更多研究开发任务。过去政府科研项目、经费主要面向科研院所,而企业获得的项目、经费相对偏少。这种格局需要改变。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合作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
  二是要在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充分激发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全面落实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把更多力量放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上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推进科研评价体系创新等方式,促进成果评价从重出论文向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转变,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是要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上取得突破,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目前,我国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难以被企业“共享”。从这个角度看,强化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的主导地位,就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建立科研设施、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科研投入产出效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普华永道报告:全球科技企业面临人才困局 2006-11-29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