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提振股市信心”,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以放量长阳回应。中国证券报认为,不论从宏观经济基本面,还是从估值角度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来看,投资者们可以多一些信心,对股市乐观一些。
中国证券报认为,对股市的信心来自宏观基本面。实体经济增长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本面,当前经济增速慢下来一点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仍可为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向上夯实基础。我国正处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时期,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潜力,投资动力很大,出口竞争力仍有相对优势。预计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通胀基本可控。“十二五”规划提出GDP年均增长7%的目标,这一水平在全球经济体中仍然名列前茅。
随着通胀压力逐步缓解,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兼顾多方面的考量。我国财政收入连年较快增长,政府债务整体可控,为推进结构性减税、加大民生保障支出、增加科技投入等预留了空间。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总体可控,市场流动性良好,也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对股市的信心还来自估值的历史比较。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大盘处在底部区域。2011年底沪市静态市盈率为13.4倍,较2010年下降37.97%,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近10年来,沪市只有两次在年底的市盈率低于20倍,分别是2005年底的16.33倍和2008年底的14.86倍,而2011年底的水平比这两次更低。
对股市的信心更来自制度变革。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健全,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难得的是,资本市场迎来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机遇。“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这些方向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监管部门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例如,发行体制改革将向纵深推进。证监会将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同时,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
债券市场的规范统一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部门将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的陆续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品种。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在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将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
期货市场也将稳步发展。国债期货、白银期货等新品种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投资者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现金分红。监管部门将督促上市公司明确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这不仅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多回报,也有助于培育投资氛围,改变目前过于注重买卖差价获利的投资习惯。
资本市场将引入更多“源头活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他还表示,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逐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
近期证监会加大了对“老鼠仓”、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资本市场更加阳光化、透明化,诚信水平大大提升,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更能得到保障。
中国证券报认为,投资者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市场。如果抛开短期波动的干扰,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还非常年轻,虽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充满旺盛生机,拥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