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乳制品酝酿涨价的消息传来,尽管“蒙牛致癌门”事件的影响还未平息,但继光明去年12月调整产品价格后,蒙牛、伊利也在原本的元旦促销季中逆势提价,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必然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去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查出蒙牛乳业某批次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黄曲霉毒素M1具有很强的致癌性。按照国家规定,奶制品含黄曲霉毒素M1最高不能超过0.5μg/kg,而在去年10月18日抽检的蒙牛250ml盒装纯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高达1.2μg/kg,超标140%。 这种可以用“耸人听闻”来形容的事件发生后,蒙牛集团在其官网上就此次黄曲霉毒素M1检测结果超标一事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随后,又强调“产品未流入市场”、“立即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乳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问题,尤其是发生在蒙牛这样的龙头企业身上,让国内的消费者完全丧失了安全感。据媒体报道,受毒牛奶事件影响,蒙牛产品销量大降60%,股票也大幅下挫。 且不说乳业。2011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龙头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企业的应对策略大多是道歉、召回产品和处理责任人。其实,作为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还寄托了消费者的希望,如果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都不能生产信得过的产品,还有哪些企业可以相信?对于事故的处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怎样能够杜绝事故再发生。 在去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指出河南部分养殖户用“瘦肉精”饲养的猪肉流向双汇集团的下属子公司。第二天,双汇集团官网发表声明,就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做出回应,承认“瘦肉精”事件属实,并表示致歉。3月17日,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有关部门监管下处理。同时,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此后,双汇集团还召开万人职工大会,总结瘦肉精事件教训。 去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经重庆工商局执法人员多方查探,在沃尔玛开设于重庆的3家超市中发现此类待售的“绿色猪肉”。通过现场清点、调取查阅沃尔玛超市电子进销货记录以及对供货商的调查,执法人员发现其“绿色猪肉”购销量明显存在倒挂问题。沃尔玛这家世界级企业出现食品问题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为此,沃尔玛全球副总裁贝思哲先生专程来到重庆,就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向重庆的广大顾客诚恳道歉,并称通过整改,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去年11月,思念、三全和湾仔码头等国内速冻食品知名品牌相继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速冻食品行业陷入“细菌门”的漩涡。“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腹泻与肺炎,加热30分钟才可杀灭。事件发生后,三全食品发布澄清公告称,南京市工商局抽检速冻食品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内容属实,立即对该批次产品启动了召回程序。湾仔码头对于已经售出的问题批次产品,也积极组织了召回。 食品行业的产品检出问题,往往是在产品已经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由于食品行业的特殊性,有的问题产品可能随即就被消费者食用。出了问题该怎么办?仅仅是召回和处理责任人是不够的,消费者的健康已经受到了危害,因此监督食品安全,首先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老百姓不可能天天拎着各种仪器设备去检测各类食品是不是安全,相关部门只有严格执法才能震慑不法商家。 其次,企业自律必不可少。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责任重大,肩负着消费者的信任,因此不能以减少事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涉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食品行业,还是应该尽量做到“零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