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能力是养出来的
2012-01-06   作者:白岭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日前商务部提出“十二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则成为2012年商务系统九大工作之一。
  从国际经验看,大国经济都是以国内需求为主,对外部需求依赖过多,会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而且也不利于协调与他国的贸易关系。但要真正从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要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持久动力,当务之急不是让国民进一步“挥霍”所拥有的消费力,而是涵养消费力:消费能力是养出来的,不是挤压出来的。怎么养呢?那就只有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意愿三方面做足文章。
  首先,增强消费能力,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深化改革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迫在眉睫,新年伊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就表示,今年我国将继续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应视为大消费战略的一部分。政府应该通过对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性倾斜的力度,间接地让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地提高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给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其次,要改善消费预期,社会事业须还原公共服务本色。当今的中国,有“三大提款机”之称的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近年来,在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居住等项目的支出过快增长,大幅挤占了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使用于衣着、家庭设备等项目的支出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不少老百姓对新“三座大山”产生了强烈的支出消费预期,影响了整体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供给的公共物品太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过度市场化”,本应是纳税人享受的服务成了百姓压抑即期消费攒钱购买的“稀缺消费品”。在社会保障存在诸多漏洞的现状中,老百姓如履薄冰,相当多的消费者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稳定,即使收入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推动公共事业加速发展,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差异。住房、教育、医疗主要属于社会发展领域,不能强调营利性,否则,居民就要为社会发展付出额外的代价。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这些社会发展领域增加公平性。包括电信业等服务业,在降价后,政府的责任是把调控机制建立起来,弥补市场缺陷。
  要提高消费意愿,需去除妨碍消费环境的“不和谐音”。钱在很多时候带给人的是安全感,如果老百姓对明天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又怎么敢大笔消费。所以,不能一味地刺激消费,透支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而是要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用好的消费预期涵养出百姓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了合理的消费结构,才能有健康的消费理念,才可能实现一个向消费大国转向的目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公众有消费能力"恢复五一长假"才有意义 2009-02-12
· 如何改变民间投资与消费能力不足 2008-12-08
· 陈淮: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高敏感 2007-11-1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