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常大米最高售价可达每斤199元,但是当地稻农卖给加工企业的收购价却不足2元。记者采访得知,每斤大米的加工成本约为0.2元,加工企业通过设置不合理订单控制稻农压制收购价,以致稻农和企业获利悬殊。 收购价不足2元,企业花0.2元加工成本,产品售价就可以高达199元,稻农与企业获利悬殊,确实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但获利悬殊本身并不具有先天的原罪,只要交易遵循市场法则,企业获得暴利也是其合法收益,本不该接受任何指责;如果企业玩弄手段欺凌弱势的农民,哪怕收购价与出售价之间差距不大,企业也应该承担责任。 五常大米的问题在于,企业采取了不合理的手段扰乱市场秩序,侵害了农民权益并获得巨大利润。不仅在合同方面耍手段,将一张只按着稻农手印的签名纸当做订单,致使稻农事后没法维权;也不仅在合同中玩弄霸王条款,以扣款的方式强迫稻农与其继续签约;还表现出赤裸裸的剥夺,先是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却迟迟不付款,最后以低于市场价付款给稻农。这些事实,反映出稻农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已混乱到何种程度,哪里还有公平可言? 五常大米事件,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黑龙江五常市粮企云集,不仅有国内上市公司北大荒、中粮集团、东方集团等企业,就连外资企业益海粮油也在此安营扎寨,仅在有关部门注册的就达222家。如此多的加工企业,按理说这些企业之间会展开残酷的竞争,让稻农在市场博弈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现实却走向另一端,当这些企业都以不公平交易的方式收购大米,在暴利的诱惑下,哪家企业还愿意讲究公平交易? 此时,最需要的是政府及时监管,以强制的行政手段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可是,身兼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稻米产业管理中心和大米协会三个部门负责人的姜大伟说,这几个机构的职能,是统一行使对稻米市场的引导和管理、带领企业闯市场,维护企业利益,而对稻农利益只字未提。企业都已形成联合体破坏大米收购市场的正常秩序了,政府部门却继续以“维护企业利益”为职责,让强势在不公平的交易中继续强势,让弱势的稻农继续弱势,大米收购价怎能不奇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