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界呼吁财政预算公开的今天,谁能想到,河南焦作市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推行政府财政公开、预算公众参与的改革。据《新京报》报道,经过十多年财政公开,焦作市政府、各单位钱怎么来,花到哪,如今已公开到每一笔款项。 焦作市的改革从纵深两个方向逐步深入,中间没有出现停顿或反复,不能不令人称奇。更难得的是,焦作市的预算公开一直低调进行,改革者保持着平常心态,如果不是媒体的报道,外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近年来关于财政预算公开的讨论中,十分流行的说法,一是所谓“技术条件不成熟”,是指在现行预算制度下,技术上不能对财政预算进行全面、详尽的公开展示;还有就是所谓“现实条件不成熟”,主要是指各地政府预算普遍都不规范,一旦公之于众,易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弹,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 但焦作市的预算公开已经细化到每一笔款项,证明上述“条件不成熟”的理由断不能成立。随着财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把一个地方或部门的财政预算信息向社会公开,在技术手段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说一些政府或部门目前的财政预算很不规范,如果一定要等到所有地方和部门的预算都高度规范、尽善尽美之后才予以公开,那么,预算公开改革终将永无开启之日。 当初焦作市推行预算公开,缘起于产业政策调整及亚洲金融危机之下的财政困难,市里决定收回各单位的财权,由市财政局统一派驻会计,管理各单位财务。改革的第一个动作是在各单位查账,结果查出小金库、账外账、闲置资金共2亿多元,相当于当时焦作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一些单位预算不规范、财务混乱、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由此暴露无遗,收回财权、预算公开的改革,自然也遭到一些单位和人员的强烈反对。然而,改革没有因为有阻力和压力就知难而退,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推动各单位规范预算管理和财务制度的过程,也是一个以改革成果逐步减少改革阻力、化解改革压力的过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阻力和压力越来越小,以至于今天,改革进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与其他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未动,先道尽万般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焦作市全面推行预算公开,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官员财产公开——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载于焦作市财政局官网,上面可以查询如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的工资单,他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等7项构成,应发5677元,实发4899.24元。 焦作的实践充分证明,预算公开改革不是洪水猛兽,官员财产公开改革也不是洪水猛兽,最关键的不是坐等改革条件成熟,而是要创造条件坚定地启动改革。只要以理性、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推进改革,就定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