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而扩大内需须把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在社会各收入群体中,突出强调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进一步凸显了中等收入者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中等收入者在扩大消费需求中具有独特优势。第一,中等收入者消费倾向高。一般来说,高收入者会对中等收入者特别是中高收入者产生强烈的消费诱导和示范作用,使得中等收入者保持较高的消费倾向。第二,中等收入者具有扩大消费的条件。中等收入者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而且容易获得消费信贷的支持,扩大消费的条件较好。第三,中等收入者收入稳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低,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社会心理预期趋于乐观,预防性储蓄因而减少,即期消费得以扩大。 中等收入者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低收入者的消费结构以中低端消费品为主体。如果一个社会中低收入者占大多数,其低层次的需求结构对产业发展形成导向,必然使相当部分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低层次的产业发展中,造成产业结构低端化,并阻滞产业升级。如果缺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收入差距悬殊,就会导致产业结构呈现畸形状态:一端是为高收入者生产奢侈品的行业,另一端是为低收入者生产低端消费品的行业。这样,不仅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和互动,各种产品的替代性差,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低。只有中等收入者占主体,才能实现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同时,由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所占比重不大,低端产品和奢侈品的生产受到限制,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主导产业的高度化演进。此外,中等收入者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低收入者增加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对于消费需求扩大和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8世纪后期到二战爆发前,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因低收入者的比重过大,在大机器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大量过剩。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向以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福特主义积累体制的转变,进入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大众消费社会,因而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着力推动出口增长。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扩大出口和扩大内需并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新方向。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伴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迅速扩张,形成了对工业化具有巨大拉动作用的内部耐用消费品市场。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限制着我国外需扩大的空间。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目前,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正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可以预见,随着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继续扩大和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的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