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11-12-20   作者:王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本月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多日跌停或接近跌停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业内人士,更是关心人民币汇率的巨幅波动会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形成影响。笔者认为,短期波动绝对不能也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取向。
  回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就可以发现,市场化一直是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1994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005年7月21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深化外汇体制改革,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加快外汇市场培育,市场决定汇率形成的技术平台基本形成,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加。2010年6月19日,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总体而言,17年来,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合理均衡水平。1994年汇改以来至2011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6.9%。截至2011年8月末,按照国际清算银行口径计算的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累计升值33.4%和58.5%。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58种货币中,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分别排在第13位和第10位。
  本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多日触及跌停,主要反映了美元需求旺盛,但美元需求旺盛和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并不代表热钱的大规模流出。根据外管局数据可计算出,10月的收汇结汇率为61.67%,较9月的68.2%骤跌6.53个百分点;付汇售汇率63.7%,较9月的59.1%增4.6个百分点,这说明结售汇顺差的减少更多的是由结汇减少导致的,售汇虽有所上升,但尚不能表明热钱大规模流出。那么,近段时间为什么美元需求旺盛?一方面,临近年底企业集中购汇以应付正常贸易往来,导致对美元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在短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一些急于购汇的进口企业或出国居民担心人民币贬值,欲提前购汇以避险和保值。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之间的价差持续,一些在境外有子公司的大企业在内地买美元,在我国香港市场卖美元进行套利。由此可见,对美元需求上升,更多的是源于国内私人部门资产转换,即人民币资产转成美元资产,而并非是美元的大规模流出。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币还会重回稳中有升的轨道。
  由上述可见,我们大可不必对眼前的人民币汇率连跌现象惊慌失措,还是要从大局着眼,从战略着手,在新的一年,应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首先,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让价格形成更具合理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其次,要努力促进人民币可兑换、外汇市场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有序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完善和外汇市场走向成熟打下必要的体制性基础;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当前尤其是应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不断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努力创造条件推出更多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为企业提供新的外汇对冲和避险工具,为汇率形成和外汇资源配置提供有效的场所;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的调节提供有效的经济杠杆。
  再次,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对热钱异常流入流出情况的检查和打击力度。一是外汇管理部门在强化对企业、银行和个人异常资金流入的非现场监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异常资金流出的非现场检查力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异常资金流入流出的金融风险;二是进一步提升检查手段,不断完善“外汇非现场检查系统”,扩大数据来源,优化监测分析指标,并根据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监测指标,还要不断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措施。尽管当前并未发现热钱大规模撤离中国迹象,不过,应防患于未然,一旦热钱大规模撤离变成现实,其快进快出的高度流动性必将对我国金融系统造成冲击。为此,相关部门应该针对这些不良影响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之策;四是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取向,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努力让国内市场的资产价格降低到合理水平,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条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龙源电力将发行人民币9.5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 2011-12-19
· 升值步伐不改 人民币即期汇价触汇改来新高 2011-12-17
· RQFII试点办法颁布 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开闸 2011-12-17
· 人民币连跌 媒体“绑架”舆论? 2011-12-16
· 评《人民币产品创新》 2011-12-16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