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12月初,记者接到群众反映,武汉市硚口区紫润明园(南区)保障房项目交房后,不少住户发现房子存在墙体裂缝、屋顶漏水等问题,住房安全令人担忧。令人不解的是,本应惠民的保障房为何成了“闹心房”?又是如何通过监理公司及十几个主管部门相关程序被验收合格的?一系列的验收程序为何没能保证工程质量? 有一组数据是那么令人振奋:未来五年,我国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而目前,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可在这喜人的数据背后,是屡屡爆出的保障房质量问题: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是六家拥有特级、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的,但这一保障性住房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高达近14%的问题房,比例之高,令人咂舌!包头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民馨家园”大部分新楼房成“墙脆脆”,被网民曝光……正当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进保障房建设时,各式各样“问题房”的暴露,令人不安。 “零容忍”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造房子,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也不吃惊,因为对我们的建筑市场而言,这肯定不是偶然。但像武汉市紫润明园(南区)保障房项目,虽然问题多多,居然通过了监理公司以及武汉市硚口区质监站等当地十几个政府部门的逐项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就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要知道,是十几个主管部门啊,那么多纳税人养着的监督职能部门怎么会管不住保障房质量?难道也是类似于“小工商惹不起大超市”的无能吗? 报道披露说,由于技术原因,验收的很多质监程序是通过检查样品来完成的,而送检样品的质量和现场成品的质量往往存在出入。武汉一监理业内人士更称:“其实再大的项目,主要的验收程序都是纸上完成的。”
“现在质监站只监督验收程序是否到位”,住建局、城建委等监管机构也只是对程序进行监管、备案。至于程序执行得怎样,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管——原来如此啊!这一切,都似乎是在“纸上谈兵”,貌似监管很齐全、到位的监督程序,原来居然是那么形同虚设、尸位素餐!那一大串十几个主管部门,就像我们记忆里的那些“稻草人”——十几个“稻草人”,当然管不住保障房质量了!怪不得,保障房质量问题屡屡出现。 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已经全面完成,那么,监管验收的任务,拿什么来保证呢?保障房的质量,凭什么得到切实保障呢?十几道关卡居然还管不住保障房质量的教训深刻警醒我们,失职渎职的“稻草人”式监管,绝对是保障不了保障房质量的,要保障保障房的质量,先决条件是千方百计保障好监管的质量,令监管质量与其“乌纱”、政治生命挂钩,甚至是终身负责制。去年6月,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明确要求住宅工程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造房子要质量终身负责,作为监督的监管者,同样要负起切实的责任——否则,“稻草人”式监管如果还在盛行,那保障房质量问题还会不断“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