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宣布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是货币政策“微调”的结果。笔者认为,这样的“微调”是远远不够的。从现实的情况和历史的经验教训看:货币政策不应该仅仅是微调,更应该加强预调。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央行不应拘泥于循规蹈矩的操作程序,而应加大预调的力度。否则有可能出现类似2008年收缩过度和2010年收缩太慢的问题。 为什么央行当前必须加大预调的力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行预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回到50%的枯荣分界线以下。事实上,汇丰(HSBC)上周发布的中国PMI指数预览值显示11月份前三周出现大幅下降,从10月份的51降至48。特别是,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关键数据回落幅度较大,超过两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下;非制造业PMI指数较10月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至49.7%,跌落至象征景气荣枯的分界线50%的下方,为今年以来的次低;商务活动指数为49.7%,也回落至50%以下。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各项指数几乎全面回落,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事件。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到非制造业PMI指数较10月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反映了投资、消费等对经济的持续作用都在下降。此外,也不能简单地以为这是正常政策调控的结果,而看不到这可能是经济下行“惯性”的开始。PMI指数到50%以下反映经济增长预期已经转向,未来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即使如市场乐观者所认为的回调是比较平稳的,但如果是持续下滑,那么很可能形成“预期惯性”,这将非常不利。更应看到,全球经济复苏将因欧债危机的长期化倾向而路途艰难漫长。今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9.2%、中美双边贸易增长16.9%,不仅远低于中国进出口前11个月30.9%的增长率,而且中欧、中美贸易的增长率的速度“依赖于”中国进口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漫长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持续。 显然,现在已经不是“微调”问题,而是“预调”问题,不是一般的“预调”,而必须通过加大力度“预调”来改变经济增速持续回调的预期,防止经济下滑真正形成惯性。 那么,央行有没有足够的预调空间?央行加大预调的可能性是否有?实际上,2011年央行实施的是不断小幅收缩的政策,最典型的是货币供应量M2的持续走低,M2同比涨幅已经创下近年的新低,并且已经远低于央行年初制定的16%的管理目标。同时,信贷规模也被严格地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即使是不完全受到央行控制的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也呈现逐季下降的态势:一季度是4.19万亿元、二季度是3.5万亿元,三季度仅为2.1万亿元。这既反映出包括企业、银行、市场在内的全面资金紧张局面,也反映了央行具备足够的预调空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有足够的预调空间。 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不仅是历史上最高水平,而且客观上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银行系统资金供求。银行系统的存款增长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息吸存的现象又现。许多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已经达到了监控的红线,还创了历史新高。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幅度,应该至少一次下调1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调控速率,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的实际情况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和力度空间完全具备,关键是决心。 央行调控的成效,不仅在于达到实际目的,而且在于通过传递准确的政策信息调整市场(包括银行系统、企业、市场的“预期”)。如果说,11月末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看作传递政策信息(不再继续紧缩)的作用大于实际的政策作用力,那么下一步央行调控应该加大实际作用力和政策预调,防止经济全面持续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