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宗H股新股发行计划迫于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压力而搁浅。但是,在寒风瑟瑟的A股市场,拟上市公司却蜂拥冲关。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股年末扩容潮? 众所周知,极度低迷疲软的市场并非拟上市公司理想的融资时机,因为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降低风险头寸和保持流动性上,研究新股、加大仓位的举动并不是机构的工作重点。而发行人也会因卖不出一个好价钱而谨慎做出发行决定。近期香港市场部分H股大型IPO推迟发行就说明了这一问题。而反观A股市场,尽管今年以来行情欠佳,尽管新股上市屡屡破发,但大部分公司仍能以至少30倍的市盈率发出去,迄今也只有八菱科技一起中止发行的案例,但随后也成功发行上市。正如同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振聋发聩的发问——“这么高还买,投资人是否自律了?” 可见,市场机制不健全、买方约束不够,正是导致A股IPO年末冲关的关键因素。实际上,从新股供给角度看,为缓解市场压力,监管层已在一定程度上对IPO规模有所调控,比如对于年内已过会的大盘股中交股份、陕煤股份就一直未予放行。所以,今年的IPO融资额较去年已经明显减少,单笔融资大幅降低;所谓的大规模扩容,更多体现在上市公司家数的增多。进一步来说,申请发行上市更是企业自主选择的行为,绝非管理层所能调控。一位发审委员曾无奈地表示,“企业把材料递上来了,我们就得审,发审会就得照开。”按照《证券法》的规定,证监会发行审核的审核期限不能超过90天。对拟上市公司的冲关冲动,监管部门也没有“关门停审”的行政权力。 那么,明知市场不佳,发行人为何还要挤进来呢?数据表明,与港股等境外市场不同,实际上,时至今日,境内市场新股不仅能照发,而且仍然受追捧。一方面,网上新股申购中签率仍然很低,一般不足1%;另一方面,很多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俗,仅有个别破发。据华创证券一份报告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上市的243只新股中,62只新股首日涨幅在20%~50%,另有36只则超过了50%。而这正是拟上市公司冲关的巨大动力。 此外,拿了批文就要发的所谓“心理惯性”也是岁末IPO高潮的原因之一。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发行人和承销商可在获得IPO批文后6个月内择时发行。 但即使如今上证指数已跌破2200点,也没有一家企业主动“择时”。一位资深保代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恐怕是怕举报,毕竟夜长梦多。”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在发行前的任一阶段,只要有举报就要停下来核查。监管部门曾经公布创业板的一组举报数据:仅在开板一周年时,创业板部就收到203封举报信,涉及115家企业。由于长期以来的各种机制、体制原因,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本身在社会上的高关注度,涉及拟上市公司的举报一直众多,有的确实有迹可循,有些也不乏捕风捉影。因此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都会选择拿到批文后速战速决。实际上,即便是企业想等一等,保荐机构也会督促企业尽早挂牌。 综合来看,恶劣市况中IPO热潮不减,这一具有鲜明A股特色的现象的产生,根源在于A股市场的运行机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方方面面都需要反思,仅仅指望监管层“喊停”无济于事。而向监管层发难,提出违背市场规律的要求,本身就是带着鲜明计划经济惯性的非理性意识,因为IPO毕竟是一个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的行为。面对这样一个新兴市场,参与各方唯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勤勉尽责,早日将自己锻造成一个合格的市场参与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