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生,百年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留下的这一历史问号不仅流露出对中国“大师缺失”的焦虑,也道出中国社会面临的创新危机。 在钱学森曾经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华裔教授戴聿昌从一个侧面回答了钱学森的问题:刚到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往往问老师“我该做什么”,而美国学生则会主动找到老师说“我对某个方面感兴趣,我有一个想法,你能帮助我吗”? 把中国学生的“从师”特性放大,看看我们社会的“复制型”生产模式;再把美国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放大,看看美国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深忧虑,沉重且不容回避。如果拿中美两国师生相比,学习和研究能力并无太大差别,主要是创新思维的差别。然而,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创新来自包容。对多元化个体的包容,对草根式生长方式的呵护,是各类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必要环境。善待与理解才能滋养非凡勇气,民主与活跃才能激发与众不同,守住道德界限才能确保诚信,制度与保障才能鼓励踏实和超越。正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让-卢·沙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应该让最杰出的人才能够自由梦想,追求卓越,让他们能够专注于解决最重要和最尖端的难题。 创新来自不盲从、不屈从。科学探索自由而无畏,应敢于挑战一切固有思维。正如创新大师、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所说,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创新来自实践。即使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也应从实践中学。在拥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大多数时间不是仅仅在教室听课,而是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开展学习。所有学生均可进入实验室,本科生有半个班暑假期间都要在实验室度过,学校财政预算的50%用于资助科学研究,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创新来自兼收并蓄,集大成而得智慧。创新精神还来自奉献,而非索取;来自自律,而非抄袭。 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创新精神在中国仍如同幼苗,不仅需要优质土壤、相应资源和诸多条件,还需要整个社会的精心培育与呵护。切莫因无知与麻木将这株幼苗无情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