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房”到“炒技术”
2011-12-08   作者:柏木钉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以“炒房”而闻名全国的浙江温州富豪在做什么?《科技日报》的一篇报道令人眼睛一亮:从今年10月份以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温州的民间资本正由原来的“炒房”,开始转向“炒技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雪中送炭,帮助其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民间资本从“炒房”转向“炒技术”,不啻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大潮中的一股“暖流”。量大面广、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这些企业缺少厂房、设备等抵押物,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为破除这一瓶颈,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的科技部门联手金融单位,纷纷推出了高新创投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银行等。政府部门的这些新举措虽然使融资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僧多粥少,无异于杯水车薪,数以万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然嗷嗷待哺。
  经过30多年的积累,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民间资本极为雄厚。在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资源型产业难以为继的情势下,许多民企老板手握真金白银,却苦于找不到理想的投资项目。如果政府部门能因势利导,吸引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从“炒房”转向“炒技术”,无疑会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及时雨,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善莫大焉。近几年在江阴等地,已经出现了民营资本家与科技创业者“联姻”的可喜现象,其前景值得期许。
  与运作成熟的“炒房”相比,民间资本“炒技术”毕竟属于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需要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引导、大力扶持。
  首先,信息渠道要畅通。隔行如隔山,科技部门应通过举办洽谈会等有效形式牵线搭桥,让资金供需双方充分交流、深入了解,破除信息壁垒。
  其次,中介服务要跟上。除了信息不畅,困扰投资者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新技术值多少钱?新工艺靠不靠谱?新产品有多少人买?要解决这些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就必须培育专业的中介机构,提供可信的服务。
  再次,投资风险应防范。与炒房、炒股一样,“炒技术”也肯定避免不了风险,在一定意义上讲甚至风险更大。因此,地方政府除了规范投资行为、做好事前预防,还应未雨绸缪,出台诸如贴息贷款、风险补偿等措施,尽量化解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要想让民间资本“炒技术”蔚然成风、长盛不衰,还需要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坚持把各项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否则很可能会成为令人惋惜的昙花一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会怎样 2011-11-30
· 陈俊解码房地产投资 变化中找寻机会 2011-11-30
· 警惕地方房地产调控微转陷救市之路 2011-11-28
· 新华社:房地产要调控到民众满意的政治水平 2011-11-26
·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四季度房企资金状况更加严峻 2011-11-25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