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多日触及跌停,在人民币汇率历史上实属罕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人民币是中国境内具有法定效力的流通媒介,是其他资产的计价单位,具有衡量社会其他资产价值尺度的功能。人民币汇率是其对外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波动是正常的行为。但如果波动过度,势必影响社会其他资产的国际价值,扭曲资产的国际配置效率。在中国经济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国情下,人民币汇率的突然大幅波动,不能不高度关注。 对人民币汇率的异动,国内部分学者给出了诸多解释。比如,有中国经济减速说、国际热钱流出说、美国战略说、驰援欧债说等等。老实说,影响人民币的因素,如果要列举还可以列出很长的清单。在这纷繁复杂、相互交织的因素中,总有一些主要的因素。中国有句话叫“纲举目张”,所谓“纲”者,网绳也,“目”者,网眼也,网绳张开,网眼自然就打开了。要解开人民币汇率异动之谜,首先要破解美元变化之谜。因为,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作为国际资产的计价单位,其变化会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在其他货币无力挑战美元国际货币霸权地位之时,作为“经济人”的美国,既拥有最大限度发行国际货币的垄断权的好处,又没有维护国际货币秩序的强制性约束,其获得的经济效用最大。 然而,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具有天然的缺陷,即“特里芬难题”。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将在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国只有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满足这种需求,但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得美元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的核心前提是美元币值的稳定与坚挺,这又需要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是个悖论。 美国人充分利用了“特里芬难题”,为美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从政治层面看,美国人可以堂而皇之地说,美元贬值是制度的缺陷,而非美国不负责任所致。从经济层面看,美国人轻而易举地掠取了金融霸权收益。一方面,通过大量发行美元,获得巨额的“铸币税”收入,通过美元贬值,提高了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为保持外汇安全,必须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人又可以廉价地使用这部分资金。尽管美国的债务已高达15万亿美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美国政府却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照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说法,美国不存在主权债务危机的问题,只要开动印钞机多印点美元就行了。 所以,美国的长期战略是保持美元的贬值趋势,不允许其他国际货币竞争发行,来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短期战术,则是让美元跌中有升,保持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毕竟。一旦美元跌幅过大,国际社会就不会持有美元,那势必影响美元的发行。欧元近年来的表现就是明证。1999年欧元发行时,美国就不断向国际社会吹冷风,唱衰欧元,结果欧元逆势上扬,大有超过美元的势头。如今遇上了欧债危机,美国的政府、企业(尤其是评级机构、对冲基金)、智库们协调一致,上演了一幕幕打压欧元的精彩大戏。最近几年来,每当美元指数在73附近时,美国人就拿欧债说事,结果欧元下跌,美元上涨。当美元指数在80附近时,美国又暗示可能推出量化宽松,美元指数下跌。美国的美元战略十分清晰,对冲基金等热钱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大发其财。 在美元霸权政策的冲击下,日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已江河日下;欧元,眼下也正经历着生死考验。美国的下一个目标,当然就是人民币了。 尽管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但呼声日渐升高。中国与周边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互换业务正在大幅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长远看,美国人乐见人民币升值,因为这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升值了30%以上。但短期内,人民币太“火”,有挑战美元之虞,这又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会经常干扰人民币,让国际社会感到人民币不可靠。这将是人民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经常发生的故事,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我们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更需要警惕以美国宏观对冲基金为主体的热钱配合美元霸权战略冲击中国外汇市场。当美国需要人民币升值时,国际热钱通过购置中国的房地产,或者通过同一跨国公司内部高转让价格,或者通过国际企业购并等方式进入中国,以此博取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升值以及降低所得税的好处。而当美国需要人民币贬值时,国际热钱又会反手做空人民币,获得人民币贬值的收益,从而完成做空人民币的循环。在此循环过程中,国际热钱反复获得以上四种收益,诱惑力极大。 当下,人民币升值已达到一定程度,中国房地产价格拐点渐现,日元、欧元相继摔倒,人民币正在“日出东方”,美国会反复使用这一手段,冲击人民币,从而达到既打击竞争对手,又扶植本国金融资本的目的。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估计和应有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