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多个知名品牌速冻水饺陷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门”,之后新版速冻面米制品国标中却将这一项目从“不得检出”改成“限量检出”。这被质疑是“开倒车”。上个月,媒体关于乳品新国家标准的“倒退”、“被大企业绑架”、“关键性指标被推翻”等报道,也引发了舆论热议。 12月6日,新华社播发报道《谁来消除公众“标准焦虑”?——透视食品新国标三大疑惑》,对新国标争议的事实做了厘清。这也正是消费者的焦虑所在:有关食品的新国标“开倒车”了吗?国标该“就高不就低”吗?新国标到底谁说了算? 关于“开倒车”之说,之前确有误解之处。比如,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院士指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以前国际上也是“不得检出”;但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分段限量指标成为国际标准;美国就明确了金球菌的数量。 同时,制订食品标准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就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影响农民生计。比如,1950年代,波兰曾将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定为“不得检出”,那几年波兰人几乎就吃不到花生。同理,乳品新国标中将生乳蛋白质含量从每100克含2.95克降到2.8克,也是对我国农业现实做出的“妥协”。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每100克低于2.95克的比例分别达75%和90%。 坚持高标准,就意味着大量生乳将被销毁,而这个标准只是“生乳”的标准,不是直接食用的奶粉标准,不会导致“大头娃娃”的安全问题。而且近年来价格上涨导致精饲料投入不足,也影响了奶蛋白含量。 尊重客观现实,适当调低标准,是一种“以退为进”,也可防止企业为了“达标”搞小动作,避免类似三聚氰胺事件那种悲剧重演。就像人民日报说的:标准进退的理由“完全可以掰开揉碎了跟群众解释。只要符合实际、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相信是可以得到理解和支持的”。
但既然已经形成了新的国家标准,就必须在新国标基础上严格执法,绝不能“一退再退”。 其次是所谓企业参与食品标准制订的问题。 作为国标最终的落实者,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掌握一手资料的大企业参与标准讨论本无妨,且大企业并非一味要降低标准。比如,有专家提出要取消某一种微生物的检测,结果遭到一些企业集体反对:因为行业良莠不齐,取消检测可能导致无法监管,最终影响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品的信任。 但食品标准是国家公器,企业有时难免有自己的“小算盘”,为免公众猜疑和诟病,标准制订程序就该更阳光。比如,此前卫生部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标准专家组成员名单”中,有三元、蒙牛、伊利、光明等乳品企业代表9人。虽然卫生部门坚持:企业界代表只参与了国标的立项、起草两个环节,未参与关键的审评阶段。但正像“新华时评”所说:对于最受猜测的“初稿由几个大企业起草”来说,有关部门起初迟迟不予回应,在企业、专家现身说法的情况下,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定有“内幕”,此时,仅有卫生部门一句“在审评及以后环节,绝对没有企业参与”的表态,显然难以服众。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汪国钧也承认:新出台的部分标准中,前言中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没有标注(其中一些就是乳品巨头),确实容易产生误解。 能否把信息公开做得更主动、提前一些?如果能在去年修订标准时,就明示这些企业会参与,而不是在今年的质疑声中才公示有这些企业参与,新国标的公信力会更高些。 应该说,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业性很强,普通人难以置喙,但其社会性更强,因为和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的监管部门能否引导公众参与,铺设舆论与专业讨论间的渠道?比如,去年卫生部公布了202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很多标准在征求意见期中是“零回应”。公众因为陌生而不参与,因为不参与而更加怀疑。目前,卫生部正打算与消协合作,邀请消费者参与有关标准的制订。 无疑,食品标准制订的过程越是公开,公信度就越高;公众知道越多的争论“细节”,就越是对争论的结果有信心。
|